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基层党建
  4. 农村党建
  5. 详情

加强党的领导 锐意改革创新 夯实基层基础

呼图壁县五工台镇“三位一体”工作经验做法

日期:2020-07-16
来源:呼图壁县委组织部
【字体:

来,五工台镇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探索书记项目引领、产权改革助推、因村制宜培育推动“三位一体”实现党组织领导得到加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村集体和农牧民双增收

一、书记引领,把准三位一体工作的前进方向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雁。”一个村支部班子的整体素质高低、能力强弱,决定了村级社会是否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方向速度。五工台镇把加强支部班子建设放在首位,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压实责任,做到为发展让路、为民谋福祉、为党旗添彩。

一是高位推动,种好“责任田”。三位一体作为“党委书记抓党建突破项目”,出台《关于成立五工台镇“三位一体”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五工台镇“三位一体”工作实施方案》,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党委会和推进会,持续推动村级三位一体工作

二是配强班子选好领路人”。实施村支部班子“优化提升”工程,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思路,开展包村入户调研活动,通过分析研判、分类定级、精准施策,从带富能手、退伍军人中选配强2个村支部书记,转化1软弱涣散村班子,打造出三位一体县级示范点1镇级示范点1个

三是强化考核,树好“风向标”。级党组织签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责任书,制定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时间表,完成情况与村干部报酬、评先评优相挂钩,确保目标任务落地落实,调动起村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今年,全镇13个行政村共制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34完成2个村改革任务

二、产权改革,激活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五工台镇采取“一改三化”办法,向改革要动力,破除阻碍集体经济发展的藩篱,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轨,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村社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有效破解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瓶颈。

“一改”: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坚持村社分开的方向,以明晰和保障村级集体资产的产权主体及其成员的利益为核心,按照清产核资、身份确认、配置股份、成立组织的程序,积极开展“多权同确”登记,盘清集体资产、明晰产权归属。制作颁发改革试点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等证书,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大转变。

“三化”:公司化运营、股份化改造和多元化发展。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探索成立集体资产经营公司股份经济合作社,完善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内部管理等法人治理机构,规范财务管理,制订相关议事规则和管理制度,实行公司化运营。将农村集体资产“折股量化”,采取静态管理模式,对配置到人的股份,实行一户一证、分户不增、并户不减、配置到人,固化股权关系。坚持“消灭‘空壳村’、扶持薄弱村、壮大富裕村”的原则,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紧密结合,突出重点、整合资源,多方助力、市场导向,拓宽土地股份、物业经济、混合经营等多元化发展路子,实现集体增实力、农民增收益、产业增效益。对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形成的固定资产,采取“量化到户但不分割到村户”的办法,确保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集体经济收入持续稳定健康增长。目前,全镇共成立了4养殖股份合作社、5土地经济合作社1家文化旅游发展公司。

三、多元发展拓宽集体经济发展致富门路

五工台镇结合村级资源优势、区位条件、产业基础,既尊重村级自主,又注重镇域统筹,宜农则农、宜、宜,因村制宜发展“型”村级集体经济。

一是盘活资源开发型经济。对现有的村集体资产资源“家底子”摸底造册、统一论证,对闲置的村集体办公用房、门面房温室大棚保鲜库鱼塘、红白理事大厅等不动产通过对外出租或资产入股分红的形式进行盘活,进行固定收益增加村集体收入中渠村2019年新建的300平米保鲜库、十户村2019年新购置的300平米门面房、幸福村3间长期占用的门面房均可盘活进行收益。

二是培育产业带动型经济。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模式,引导辖区内的统一番茄酱厂天驼乳业、图腾牧业、云龙棉业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与13个村合作发展,开展棉花番茄种植、牛羊育肥、骆驼养殖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和深加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拓展线上线下经营,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合作社年经营收入500余万元,村集体分红30余万元。

三是挖掘乡村旅游型经济。借助百泉湖湿地、葫芦文化、葡萄酒文化等文化旅游发展机遇,规划发展百泉湖湿地乡村旅游度假区幸福村民宿葫芦文化、大唐西域酒庄等集餐饮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预计年实现经营收入800余万元,村集体年分红100余万元。

在探索推进“三位一体”过程中,五工台镇总结出实际经验要把支部建设挺在前面实践证明,凡是班子健全、战斗力强的村,改革发展成效都要明显好于班子软弱涣散的村,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对村级改革发展至关重要要尊重村级实际要因村制宜,根据村级资源禀赋、区位交通、传统产业等优势条件灵活推动改革、选择项目要创新发展机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要探索多元化发展道路,发挥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形成发展合力要注重发展共赢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加强党组织领导,推动产权制度改革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集体增实力、农民增收益、产业增效益的共赢局面。(审核领导:王东亮  通讯员:摆新海

相关稿件

加强党的领导 锐意改革创新 夯实基层基础-昌吉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