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专题栏目
  4. 民族团结
  5. 详情

巴哈义古丽的“幸福密码”

日期:2020-07-20
来源:中国昌吉网
【字体:

“古丽女儿,我又来找你了。”7月3日中午,82岁的社区居民刘国群老人找到巴哈义古丽·尼合买提,两人商量着去医院看望他生病的老伴刘桂花的事。

刘国群口中的“古丽女儿”是今年46岁的塔塔尔族妇女巴哈义古丽·尼合买提,她是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满城路社区的一名普通干部。

从2000年进入社区工作以来,巴哈义古丽·尼合买提便找到了开启幸福人生的密码,“看到孤寡老人、失独家庭,我心里会很难受,他们就像我自己的父母,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生活得快乐、幸福。”巴哈义古丽·尼合买提用真情孝心温暖着社区每一位困难孤寡老人的心。

提起与刘国群夫妇的相识,巴哈义古丽·尼合买提记忆犹新。刚进社区不久,巴哈义古丽·尼合买提在走访中了解到刘国群夫妇的儿子新婚不久发生车祸死亡。失去独子,让老两口整日以泪洗面,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

巴哈义古丽·尼合买提来到刘国群夫妇居住的两间土坯房,看到老两口为了偿还儿子结婚时欠下的几万元外债,靠捡拾垃圾度日的情景,她含泪和他们说:“我古丽就是你们的女儿,今后一定会照顾好你们的生活。”从此,她肩负起照顾两位老人的重担,买面送油,买衣送药,数十年如一日,帮助老人解决各种生活难题。

在巴哈义古丽·尼合买提无微不至的照顾下,两位老人渐渐走出了阴影。2016年,刘国群家的房子被列入县里“棚户区”改造项目,老两口把房屋拆迁的事全权委托给巴哈义古丽·尼合买提办理,叮嘱她一定在满城路社区周围买房,这样可以经常看见“古丽女儿”。

现今,住进楼房的刘国群夫妇逢人便夸:“遇见古丽女儿是这辈子最大的福气!”得知老两口44年没有回过河南老家,2018年,巴哈义古丽·尼合买提专程带着刘国群夫妇坐飞机回乡探亲。

其实,在满城路社区,除了刘国群夫妇外,巴哈义古丽·尼合买提还认下了丈夫因病去世的颜培侠、家庭贫困的热孜万古丽大妈等10位穷“爸妈”,其中有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她每个月都会从工资中省下几百元钱孝敬这些老人。

看着每日忙碌工作的“女儿”,刘国群、刘桂花夫妇非常心疼。这两天,83岁的刘桂花生病住院,老两口决定不告诉“古丽女儿”。“昨天打了40多个电话没人接,跑了好几趟家里敲门没人开,我担心坏了。”看着知道详情佯装生气的巴哈义古丽·尼合买提,刘国群老人笑了。

为了照顾好这些老人,巴哈义古丽·尼合买提在不耽误工作的前提下,放弃假期,早出晚归。“我能为他们做这些事,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和参与,高兴的是孩子也学会了帮助他人、奉献爱心。”巴哈义古丽·尼合买提说,她的丈夫阿里·司马胡力常常拿出工资帮助困难老人,给老人送饭、打扫卫生更成了她的一双儿女的“家常便饭”。

如今,巴哈义古丽·尼合买提的暖心之举,不仅温暖了社区困难老人的心,也带动了更多爱心人士温暖着这座小城。2017年4月,吉木萨尔县政府在满城路社区建立了“巴哈义古丽工作室”。曾经献爱心的一个人、一家人,变成了更加专业的医疗卫生、法律宣讲、党员义工等8支志愿服务者队伍,人数达1000多人。每年大大小小的公益活动,覆盖着县城的每个乡镇。

今年58岁的颜培侠经营着一家超市,提起巴哈义古丽·尼合买提的帮扶,她激动地说:“没有古丽闺女就没有现在的好生活。”

颜培侠一家4口原本靠经营蔬菜店为生,不幸的是2006年丈夫因病去世。“带着两个上学的孩子,日子过得很艰难,是古丽闺女给我带来了希望。”巴哈义古丽·尼合买提了解到颜培侠家的情况后,经常上门送来生活物资,帮助他们申请了低保金和两个孩子的助学金,并拿出工资支持颜培侠创业,助他们渡过了难关。

昔日的受助者颜培侠,生活好起来后,也加入到“巴哈义古丽工作室”的志愿服务队,长期帮扶着4位贫困居民。“每当周围有爱心人士加入到帮扶困难群体的行列中,我就觉得特别高兴,希望这支队伍越来越壮大。”巴哈义古丽·尼合买提说。

(原载2020年7月11日《经济日报》)

(本文来源:中国昌吉网http://www.cjxww.cn/content/dxsj/230264.jhtml)

相关稿件

巴哈义古丽的“幸福密码”-昌吉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