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冬天,昌吉市二六工镇红星村村民马金红成为昌吉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中心干部刘蓓的结亲户。在交往中,她们真心相交,守望相助,就像一家人。
34年前,马金红在一次交通事故中摔伤了腰椎,被定为一级伤残。那时的医疗条件不好,马金红的腰伤未能治愈,一直依靠轮椅生活。马金红性格好强,不愿意被人怜悯,更不想只靠政府的救济度日,便利用自家在路边的房子开了一家小商店,自食其力生活。
“马姐虽然身体残疾,但很坚强、开朗,喜欢热闹,我们单位的结亲干部和他们的结亲户经常带上肉、菜,到她家包饺子、做抓饭,大家有说有笑的,很欢乐。”说起马金红,刘蓓言语间多有夸赞。
“刘蓓和我认识后,一口一个姐地喊我,感觉她就是我的亲妹妹,彼此一点陌生感都没有。”说起这些年和刘蓓的结亲交往过程,马金红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她说,刘蓓每次来都要给她拿些吃的、用的,有时候是米、面、清油、肉、菜等,有时候是床单、被套、衣物、孩子的学习用品等,进了家门就开始收拾房子、做饭,家里的活啥都干。
马金红的女儿和刘蓓的儿子年龄相仿,刘蓓每次到红星村看望马金红,都把儿子带上,还常带两个孩子一起逛公园、看电影、吃美食。除了帮助马金红干一些家务之外,刘蓓还常给马金红的女儿辅导功课,从家里带些课外读物送给她的女儿,拓宽孩子的知识面。马金红的女儿以前胆小、内向,不太敢在人前说话,和刘蓓相处之后,性格变得活泼开朗了,也把刘蓓当成了亲人,有时刘蓓因为工作忙碌没空去看望她们,马金红的女儿就会问妈妈,“刘蓓阿姨什么时候来呢?”
2018年,刘蓓参加了“访惠聚”驻村工作,按照要求,要调整结亲户,刘蓓的丈夫、昌吉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中心干部于新辉刚好也要进行调整,就接过了爱心“接力棒”。
于新辉干起家务一点儿也不比刘蓓差,做的饭菜特别合马金红母女的口味。“刘蓓和于新辉他们两口子都爱吃鱼,我和孩子也喜欢,他们来了都是于新辉做饭,我们在一起说说笑笑的,家里感觉特别温馨。”马金红说。
马金红家的小商店以前仅卖一些日用品,生意不太好,细心的于新辉发现后,帮助她想增收的法子。于新辉多方打听烟草售卖程序及手续,帮马金红办好了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自从经营烟草后,每个月马金红小商店的营业额比以前多了几百元。为了支持马金红的生意,于新辉还动员单位在红星村结亲的同事和他们的结亲户到马金红的商店买东西。
马金红的身体不好,基本上每年都要住院,但她不愿意给刘蓓、于新辉添麻烦,就不告诉他们。去年10月,马金红在昌吉市一家医院住院,于新辉打电话询问得知此事后,夫妻俩立即到医院看望她,每天给马金红送饭。
得知马金红的兄弟比较多,刘蓓、于新辉夫妻俩便把她的兄弟当作自己的兄弟。看到马金红的三弟家里盖了新房,但家里却没有买家具,刘蓓、于新辉夫妻俩就拉来沙发、床、餐桌等家具送给他们;马金红的四弟在村里开了一家饭馆,他们帮助招揽生意;马金红的五弟未婚,他们便留心着帮他找对象。
说起现在的生活,马金红有满满的幸福感:“虽然我身体残疾,但党和政府一直都在关心我,特别是开展的‘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让我结识了刘蓓、于新辉夫妻俩,我要和他们做一辈子的亲人!”
(本文来源:中国昌吉网http://www.cjxww.cn/content/dxsj/226228.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