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对口援疆
  4. 援疆动态
  5. 详情

闽海天山路迢迢 农技援疆成果丰

日期:2020-09-17
来源:中国昌吉网
【字体:

中国昌吉网讯自2011年以来,福建省每年安排两批农业技术人员赴新疆昌吉州开展援助工作。今年5月,被安排来到昌吉市的7名农技科研人员克服疫情、旱情等不利因素,下农田、入棚圈、进水塘、走牧场,把福建省先进的农林畜牧技术迅速转化为昌吉市的生产力,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

蔡金福:巨菌草业总关情

蔡金福(右一)察看巨菌草长势。

福建援疆农业专家蔡金福在援疆工作中帮助当地牧民试种巨菌草,不仅解决了畜牧养殖饲草短缺问题,还教牧民学到了致富新技能。

叶尔兰·朱力是从天山牧场移民搬迁定居牧民,今年大旱,草源不足,他正在为养殖场草源问题焦虑。

蔡金福便帮助叶尔兰·朱力家种植巨菌草,作为他发展第二产业致富的好项目。

为了帮助他尽快实现种植增收,蔡金福联系有关部门免费提供5吨草种,在他家25亩戈壁田开始试种。蔡金福手把手教他种植技术要领。

7月中旬,首茬5亩巨菌草收割,亩产达到5.28吨,每吨600元卖给村里养殖场,蔡金福收入1.58万元。

张恋芳:跨界服务乡村振兴

张恋芳(中)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

“南北作物不一样,很多害虫在福建基本没见过,根本分不清。” 福建农林大学茶学专业农业推广硕士张恋芳说。不懂就学,结合原来的专业知识,她虚心请教同事,认真查阅专业书籍,坚持每周至少下乡3次,到田间地头辨认虫子。过了一个月,她编写的《新疆苹果、棉花、玉米、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手册得到植保站同行的认可,印发赠送给昌吉市农民。

张恋芳了解到,朗青是昌吉市培育多年的农业品牌,但在疆外知名度不高。她便在近期参与编写的全国农民教育培训教材《农业经理人手册》中增加“微信扫一扫看视频”环节,还当起导演,做幕后编剧,拍了“如何进行农产品市场调研”的视频,让全国读者通过“扫一扫”认识朗青市场营销的案例。

张恋芳走遍昌吉市8个乡镇两个涉农街道的重点村,按照“一村一策”给予产业振兴建议,并给乡村干部送上了她编著出版的《乡村振兴实战指南》。

陈燕华:两度援疆补遗憾

陈燕华(右一)下基层调研病虫害防治。

时隔5年,再次踏上昌吉这片熟悉的土地,来自福建泉州的援疆农业专家陈燕华有一种回家的感觉。2015年,她已经参加过一次援疆。那时是冬天,她没能感受到麦浪滚滚的丰收喜悦。为了弥补遗憾,也为了能够提高个人的实践能力,她主动申请再次援疆。

她一直从事土壤肥料技术推广工作,今年5月到昌吉后,就和同事在二六工镇、佃坝镇等地调研辣椒、西红柿等蔬菜种植情况。她发现由于前期干旱,辣椒、西红柿地等存在缺苗的现象,便精心指导菜农及时补种管理,从而促使植株旺盛生长。”

她建议农户在来年整地的时候使用大量有机肥作为基肥,配施化肥,这样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蔬菜品质也会较好。

危煦春:为抗旱节水支招儿

危煦春(右一)指导农户布设滴灌带。

从事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管理36年的福建援疆农技专家危煦春,今年5月刚到昌吉市就赶上了春旱。

危煦春和当地的同事们一起察看分析旱情、苗情。针对存在土壤缺墒严重等问题,他们着手编写了《昌吉市近期主要农作物抗旱稳产田间管理技术措施》,从技术层面指导抗旱。

危煦春认为,节约用水是昌吉市农业最为关键的一环,而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推广滴灌,水肥一体化,不仅节水、省肥、省劳力,而且还能增产、增效。

危煦春和同事们经过充分的论证之后,开始了定时、定点、定量,分7组同时进行水肥一体化的试验。

试验田选在佃坝镇东沟村棉农丁前青的棉田里。为了让丁前青迅速掌握要领,危煦春给丁前青支招儿:“原来你是浇一次水施一次肥,棉花喝得饱却吃不饱,现在采用肥水技术,你的棉花吃得舒服、喝得痛快、开得漂亮。”

林碧英:进棉田送来“及时雨”

林碧英(左四)在麦田调研。

林碧英是福建省邵武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今年5月11日,林碧英来到昌吉开始农技援疆工作。有着31年基层农技推广经验的她看到今年昌吉偏旱,担心气候将会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不良影响,提出6月份为棉花浇头水至关重要。

通过调研,林碧英发现今年棉田普遍存在苗期化控、中耕不到位的现象。综合考虑后,她认为有必要就当前的田间管理措施对棉农进行一次集中指导。

林碧英与科室同事赶往佃坝镇棉农杨文明的棉田,面对面地与26位棉花种植大户交流。

高效的技术培训就像及时雨,让棉农们收获不小。

蔡其表:为养好虾出主意

蔡其表察看南美白对虾苗情。

昌吉市是新疆的一个淡水养殖基地。来自福建泉州的援疆农技专家蔡其表长期服务于水产养殖一线,这次援疆,他可没少为虾养殖出主意。

从5月份踏入昌吉,虾塘边便经常出现蔡其表的身影。在一次察看虾塘时,蔡其表发现池塘水色较清,幼虾机体偏瘦,显然水体营养不足,藻类生长环境不够理想,如果不及时追肥,再补救就比较麻烦了。于是,蔡其表对站在一旁的养殖户说:“趁晴天及时少量多次追肥,保持水体营养平衡,逐渐培育富含硅藻的褐色水系,为后期幼虾提供更优质的饵料。另外,幼虾正处于转肝期,要少喂多餐,减轻幼虾肝胰脏的负担,提高存活率。”

在蔡其表的指导下,今年昌吉市南美白对虾养殖情况较好。如今,美味的南美白对虾已经摆上了新疆百姓的餐桌。

陈长福:进场入户为奶牛“把脉”

陈长福帮牧户给奶牛打防疫针。

“奶牛结核病是由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慢性传染病。”援疆农业专家陈长福在阿什里乡努尔加村昌吉市新峰奶牛专业合作社工作现场为牧民们认真讲解。

陈长福深入各个养殖合作社,开展“把脉问诊”。他将教科书式的标准操作倾囊相授,并针对如何预防奶牛生病,提升牛奶品质,介绍了福建省长富乳品公司奶牛疫病防治及净化情况,特别介绍了以奶牛养殖业为基础的一体化养殖模式及标准化养殖经验。牧民们通过援疆专家手把手的传授,深刻认识到预防奶牛结核病以及标准化养殖的重要性。

养殖户表示今后将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推进养殖方式的改变,大力发展标准化养殖,加强动物疫病净化,让广大群众喝上“放心奶”。

(本文来源:中国昌吉网http://www.cjxww.cn/content/fjyj/236584.jhtml)

相关稿件

闽海天山路迢迢 农技援疆成果丰-昌吉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