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专题栏目
  4. 脱贫攻坚
  5. 详情

脱贫奔小康 扬帆再出发——自治州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系列报道之一

日期:2021-01-28
来源:中国昌吉网
【字体:

中国昌吉网讯(记者  王薇)“14688名贫困人口,占全州农牧民总人口的2.04%。”2014年初,自治州将这一数据对外公布后,着实让很多人对我州是否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有点担心。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脱贫攻坚战号角吹响,州党委带领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同时间赛跑、与贫困决战,凝聚起奋进的力量,勠力同心向贫困发起猛攻。

  我州党政“一把手”带头督战,16个专项组挂帅出征,扶贫干部和乡镇干部白天走在田坎上,夜晚围坐在贫困户家的小院里……大家紧盯增加收入、稳定就业、上学求医、改善住房条件、环境整治等方面,补短板、强弱项、提品质,既扶志,也扶智,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6年底,我州10个自治区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全部退出自治区扶贫开发重点村名单,14688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2855元增加到2020年的15379元,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全面解决。

  隆冬时节,你若到昌吉走一走、看一看,随处可见庭州大地百姓幸福生活的美丽画卷:一条条水泥路蜿蜒向前、一栋栋农家新居错落有致、一个个扶贫项目落地生根、一座座致富厂房拔地而起……房子有了,产业有了,收入增加了,脱贫户踏上了致富路。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回顾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伟大征程,每一个脚步都坚实有力,每一帧风景都写满美好和希望。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昌吉,交了一份漂亮的脱贫攻坚答卷!”

  咬定目标 苦干实干

  ——打赢脱贫攻坚战

  23年前,秦忠跟着家人从甘肃省来到木垒县照壁山乡南闸村落户。他说,小时候家里吃不饱,父亲常去邻居家借粮,长大后看到贫困农民就会心痛。

  秦忠原是南闸村党总支书记,2019年,组织任命他到霍斯阔拉村任村党支部书记。接到任命后,他第一时间走访了村里6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叶尔肯想扩大餐厅经营规模,秦忠和村“两委”干部研究后,将村委会办公室院内的600平方米空闲房屋租赁给了叶尔肯,又帮他找到进货渠道;白依哈米提养了奶牛却一直苦于没有销售渠道,秦忠马上帮忙联系到了牛奶定点采购点;殷博伟的妻子、孩子身体都不好,全家靠他一人打零工维持生活,秦忠让他全家享受了低保政策,还让夫妻俩到公益性岗位就业……

  实干,是一种牵引之力,蕴含磁场。秦忠努力为全村人脱贫想法子、出点子、找路子,也激发着贫困群众努力“站起来”的决心和斗志。

  州、县、乡、村四级书记抓扶贫工作,各级领导带头转变作风,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这是昌吉决战脱贫攻坚的举措和亮点。

  近几年,我州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决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在全州上下形成了统一思想、统一步调、真抓实干的强大合力。

  上下同心,压实责任。全州上下尽锐出战,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贫困堡垒,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严格考核评估,确保脱贫质量。

  精准发力 因户施策

  ——群众阔步奔小康

  “日子一年一个样”这句话,放在别里克宝身上再贴切不过。55岁的别里克宝是木垒县白杨河乡西泉村村民,13年前他患上了骨结核症,一家5口靠政府政策托底维持生计。

  2016年,在白杨河乡党委和村“两委”的帮助下,别里克宝贷款购买了4峰骆驼,第二年,他主动申请不再享受低保政策。短短几年间,别里克宝的骆驼从4峰增加到22峰,收入连年增加,家里添置了汽车,大儿子还找到了工作,喜事一件接一件。

  全面打好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重在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扶贫要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2019年,全州贫困户动态调整为4328户14484人。为确保脱贫攻坚工作顺利开展,我州建立了州、县(市)领导干部双重帮扶机制,全州6111名各族干部结对帮扶4328户贫困户;向193个行政村派驻906名工作队员,打造了一支“撤不走、留得住、长期发挥作用”的工作队;选派30%乡镇干部下沉到村为民斩“穷根”,做到了帮扶全覆盖、脱贫不脱钩。

  2020年,脱贫攻坚进入攻城拔寨的冲刺阶段,自治州安排州、县(市)和生产建设兵团41个部门、117家企业,定点帮扶10个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相对集中、发展条件相对滞后的28个村,全州各地各级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精锐尽出、全力冲刺,汇聚起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统领下,社会各界、各行各业的力量都动员起来,一系列创新措施在各县(市)落地,众人拾柴,汇聚起脱贫攻坚的磅礴力量。

  持续发力 巩固成果

  ——风劲扬帆正当时

  “柏油路修到家门口,门前渠道改成了输水管道,特别是我家房子后面的烂河坝改建成了小游园,让村里的环境大变样。”木垒县东城镇鸡心梁村村民木乎牙提·托乎塔洪说起村里的环境变化喜悦不已。

  吉木萨尔县北庭镇三场槽子牧业新村村民库丽旦依靠勤劳的双手在家开办起了农家乐,甩掉了“穷帽子”。她乐呵呵地说:“依托党的好政策,今年我要把农家乐往大发展呢!”

  “房前屋后整洁漂亮,生活跟城里没两样。”奇台县吉布库镇二马场村村民阿达尼·艾尼瓦尔眉眼含笑地说,去年她家发展庭院经济增收了500元,被村里评为示范户,村委会还奖励了1000元,她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我州坚持智志双扶,增强了贫困群众脱贫的信心。贫困群众勤奋努力,自主脱贫,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一张张幸福的笑脸、一句句充满希望的话语,见证着脱贫攻坚给昌吉带来的巨变。

  5年来,我州共投入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2043.73万元,实施扶贫项目863个,全州累计新增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8220人次,贫困家庭每户至少有1名劳动力稳定就业,贫困家庭学龄人口100%接受义务教育,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政策覆盖了全部贫困人口。全州累计投入资金117.84亿元,为104617户农民建设了安居房,建成庭院经济示范户1749户、八星级“州级美丽庭院”示范户2125户……

  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是终点,而是奋斗的起点。当前,我州正将脱贫攻坚战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融合,增强扶贫成效的可持续性,向着乡村振兴的伟大目标阔步迈进。

(本文来源:中国昌吉网http://www.cjxww.cn/content/cjxw/250984.jhtml)


相关稿件

脱贫奔小康 扬帆再出发——自治州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系列报道之一-昌吉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