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好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

日期:2021-02-08
来源:新疆访惠聚
【字体:

头雁领学进万家

在玛纳斯县玛纳斯镇南城社区,县委宣传部、县融媒体中心(广播电视台)、县公益电影放映管理中心驻社区第一书记、工作队长李永强走进居民家中,通过“微讲堂”将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送到群众身边。

伴随冬日第一缕晨光,昌吉市庙尔沟乡庙尔沟村党支部书记沙哈提别克骑着马踏上送学之路。由于牧民居住分散,沙哈提别克和工作队员组成“马背宣讲队”,让“最远一家人”也能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

昌吉州各“访惠聚”驻村第一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进田间、坐炕头,变“固定讲台”为“流动课堂”,让会议精神润心田。

以唱代学接地气

“跟着党大步走,小康脚步不停留……”近日,玛纳斯县非遗传承人窦永福把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写进小曲子,脍炙人口的歌词唱出了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昌吉州应急管理局驻呼图壁县石梯子乡霍斯托别村工作队员和村干部共同填词,阿肯弹唱艺人别肯·吐尔森汗弹唱《把心中的歌献给伟大的祖国》。牧民阿曼汗激动地说:“这几年,我住上了安居富民房,看病也能报销,感谢党的好政策,你唱出了我们的心声!”

目前,昌吉州千余名草根宣讲员扎根基层,把社区、乡村、田野当舞台,用百姓视角和语言创作了一批快板、相声、说唱等文艺作品,把党的好声音传递到各族群众心中。

青年促学显活力

如何让新时代的宣讲更有温度和时代感?青春力量给出了答案。

吉木萨尔县二工镇头工街西村“青春宣讲团”成员、到村工作大学生许梦书写了“致乡亲们的一封信”,讲述了她的成长故事和家乡的喜人变化。全县21支“青春宣讲团”开展各类宣讲活动39场次,富有青春色彩的宣讲,让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如阵阵春风,吹进千家万户。

木垒县照壁山乡平顶山村返乡大学生张文婷将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与村民日常生产生活相结合,用抖音短视频、PPT等形式广泛宣传,村民纷纷点赞:“这样的宣讲,咱老百姓愿意听、听得懂,大家更容易记住。”

越来越多的到村工作大学生、青年教师正成为“学”的主角、“讲”的主力、“听”的主体,朝气蓬勃的“青春宣讲团”,用身边故事展现出新时代新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云上”助学跨时空

党的好声音“乘云”飞入寻常百姓家!

阜康市依托全媒体矩阵推出“云上宣讲网络传播平台,党政领导干部、第一书记、道德模范等组成宣讲“人才库”,通过“村民点单+实践授课”模式,打造“瑶池云宣讲”“九运牡丹城云讲堂”等网络宣讲专栏,开展云宣讲65场次,观看点击人数近12万人次。

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各县市积极用好互联网传播主渠道,探索推出云直播、云课堂,将“一时一地”的传统宣讲拓展为“随时随地”的网上推送。

呼图壁县委组织部依托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在党校设置主课堂,各乡镇、村(社区)设置分课堂,邀请党校讲师和专业学者连线直播,面向群众开展惠民政策、乡村振兴等专题培训。群众纷纷感叹:“在家门口就能了解国家大事和各项政策,学习真方便!”

边干边学抓实效

“产业怎么旺,乡村怎么兴”“如何将咱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针对群众关心的问题,各工作队持续将学习成效转化为谋划发展的实际行动。

昌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驻昌吉市榆树沟镇牧业村工作队把“培育壮大新疆特色优势产业,带动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的精神落在实处,引导村“两委”以集体土地入股合作社,加大土地流转,将特色饲草料巨菌草的种植规模扩大到1万亩。

昌吉州人社局驻奇台县西北湾镇柳树河子村工作队、村“两委”紧盯“持之以恒抓好脱贫攻坚和促进就业”这一会议精神,成立农牧民新型芽苗菜培植实训基地,联合职业技术学校编写辅导教材,分批组织培训,让更多人走上技术增收的致富路。

(本文来源:新疆访惠聚http://www.xjkunlun.cn/fmqhmsjmxzt/yxbd/101634.htm)

相关稿件

党的好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昌吉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