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讯(通讯员王鹏)近年来,山西省总工会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工会职能优势,精准聚焦民生、产业、文化、人才援疆,深层次对口援助昌吉州总工会、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总工会和兵团第十二师二二二团工会。
“十三五”期间,山西省总工会累计投入援助资金3614.8万元,精准实施项目155个,项目完成率达100%,有效促进了晋疆各族职工交流交往交融,助推受援地的民生改善和高质量发展,形成了富有山西特色的工会援疆工作新格局。山西省总工会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山西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
山西省总工会注重把工会对口援助转化为受援地职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通过补短板、强弱项,安排贴近需求的项目,切实把党和国家的扶持政策落到实处,有效凝聚了人心,促进了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十三五”期间,组织晋疆两地工会职工交流155批3875人次,金秋助学546人,帮扶困难职工957人,劳模疗、休养5批77人;援建了晋阜职工服务中心、职工之家、职工教育培训基地等155个项目,在基层工会配备文体健身器材3352套,受援地52个团场、乡镇(街道)工会全部建立了职工书屋,购置图书45万册。
着眼于提升受援地职工的职业技能与就业能力,山西省总工会充分发挥山西省农业科技优势,通过实地调研、订单式培训,精准对接职工需求,推动项目落实落地。组织山西民营企业家赴疆开展对接交流,扶持创建了职工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额尔齐斯河特有鱼类保种场暨职工转型双创基地、绿糖心冬枣合作社、职工刺绣实训基地等,大力推广中草药和食用菌种植、三晋巧姐手工艺技能培训等项目,千方百计打造了一批富民兴疆品牌;真情服务在晋务工人员,为他们提供稳就业、促交流、惠民生等服务,让他们在务工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以及工会组织的温暖;持续深化职工创业就业,着力在拓宽就业渠道上下功夫,建立下岗职工再创业循环基金项目,用以扶持困难职工、下岗职工再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实现脱贫,有效提升了受援地的“造血”能力。
山西省总工会全力打造民族团结示范工程,紧紧抓住文化认同这个民族团结的“根”与“魂”,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积极推动山西深厚历史文化与新疆多彩民族文化交流共鉴。以中华文化的魅力和晋疆优秀文化的交融,架起了民族团结融合的桥梁。在疆举办职工优秀摄影作品展,开展“挥毫尽展三晋情·书画名家走天山”活动,组织威风锣鼓技师入疆辅导、送教入企等文化惠民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以文化传承增进共识,建立了两地“非遗”保护传承合作机制,大力扶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哈萨克族毡绣的传承和保护,将山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党八音会和“二人台”地方戏传播到芳草湖农场,使各族职工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以人才培训增强动能,根据受援地文化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组织选派全国劳模、文化骨干等组成文化援疆小分队,培训受援地工会干部34批615人、职工5050人。
为深层次推进高质量精准援疆,山西省总工会充分发挥工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群众优势、资源优势,积极推动成立援疆前指工会,为持续开展活动提供保障,激发了山西援疆干部人才走好援疆路、与各族职工群众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在活动经费上向援疆前指工会倾斜,在文体设施建设上向援疆一线倾斜,特别是加强了活动室、阅览室等阵地建设,提升了援疆前指工会的服务能力,为援疆干部人才提供了学习、健身、娱乐的场所。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紧密联系援疆工作实际,指导援疆前指工会有序开展强化组织建设、提升职工素质等工作,使工会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把服务援疆干部人才的事情办得更好,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本文来源:中国昌吉网http://www.cjxww.cn/content/cjxw/261829.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