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图壁县坚持将村级后备力量队伍建设作为增强村级组织活力、推动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一环,在“选、育、管、用”方面下功夫,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注入“源头活水”。
“扩渠道”选用,让后备力量“进得来”。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群众公认”原则,注重从到村工作大学生、致富能手、优秀村民小组长、返乡青年、退伍军人人员中,将思想过硬、办事公道、文化水平较高、懂经营、善管理、致富带头能力强、热心为群众服务作为硬性标准,每村动态储备后备力量4—6名。截至目前,全县储备后备力量中35岁以下人员占56.7%、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占49.5%,有效解决了村“两委”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
“全方位”培养,让后备力量“跟得上”。搭建“县级集中培训+工作队员培养帮带+村级实岗锻炼”的后备力量三级培育平台,利用县乡党校、党员(远程)教育平台等方式组织开展集中培训,提高后备力量政治理论素养。同时,加强培养帮带,由乡镇包村领导、第一书记、“访惠聚”工作队员、村“两委”班子成员按照“一对一、多对一”结对模式,从业务能力、工作方式等方面结对培养,不断提升后备力量实际才干和本领。
“动态化”管理,让后备力量“信得过”。推行跟踪管理制度,各乡镇按照“一人一档、一村一册、一乡一库”要求,建立统一的村级后备力量队伍档案信息库,每半年听取一次后备力量思想汇报,每年进行一次集中考核,将工作能力强、致富本领高的人员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坚持“优胜劣汰”,对表现优秀的后备力量及时使用,不符合条件的后备力量及时调整,保持村级后备力量“一池活水”。
(本文来源:昆仑网http://www.xjkunlun.cn/xw/djdt/1139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