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通讯员 宋华敏)打扫牛栏、挤牛奶、喂牛,6月14日,村民哈里多拉·马力克一大早便带着儿子忙活起来。还没顾上吃早饭,来自昌吉市、呼图壁县的客户便开车上门采购新鲜牛奶。“每天都这么忙,但我很充实。”哈里多拉开心地说。
哈里多拉是昌吉市榆树沟镇牧业村的养殖大户,也是致富带头人。2009年,他靠养殖10多头奶牛起家,实现了衣食无忧,并带动6户村民建立起阿克布拉克奶牛养殖合作社。
2017年,昌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访惠聚”工作队入驻牧业村。园区党工委提出把带动农牧民致富作为“访惠聚”工作的重要责任,工作队和村“两委”也在不断探索带领村民发展养殖业的新路子。短短4年时间,阿克布拉克合作社的社员发展到16户,奶牛养殖数量增加了180多头,户均收入达5万元以上。
昌吉高新区发挥企业密集优势,创造性开展“机关村企联建”活动,机关联系企业,采取一对一和一对多相结合的方式针对性帮牧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使村里的养殖合作社迅速发展。在牧业村像阿克布拉克这样的奶牛、骆驼养殖合作社共有5个,村上还建起了2个牛奶收购站。村里奶牛、羊、骆驼存栏分别达到880头、13500只、780峰,比2017年增加了30%。所产的新鲜牛奶、奶疙瘩、酥油和驼奶销往昌吉、乌鲁木齐等地,村民待在家里就能致富的梦想成了现实。
牧业村与昌吉高新区、昌吉农业园区和保丰农业合作社相邻,在推进农牧民就业方面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昌吉高新区“访惠聚”工作队和村“两委”加强与用人单位对接,力求实现人与岗位结合,做到就业人员与就业质量“双丰收”。目前,牧业村外出就业230多人,比2017年翻了一番。
土地承包和外出务工使得农民双向受益。怎么让农民在土地承包中享有最大的实惠,是昌吉高新区“访惠聚”工作队高度关注的问题。为完善耕地配套,让每家每户的地租出最理想的价格,工作队和村“两委”对村里13000亩土地进行整合,并于2020年修建了7个沉沙池,畅通了灌溉渠道的土地“身价”倍增。今年,土地承包费由原来的每亩620元提高到1250元。
多轮驱动使农牧民收入不断增加,2017年4月至今,牧业村人均增收1.8万元。
(本文来源:中国昌吉网http://www.cjxww.cn/content/cjxw/271014.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