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讯(记者刘辉、通讯员许焕杰)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州国有企业将“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与党中央“稳就业、保就业、促就业”决策部署结合起来,通过送岗位、送技能、送培训,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灵活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送岗位,进一步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渠道。州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新疆林工商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与呼图壁县二十里店镇东滩村31户农民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在当地建苗木基地251亩,并长期聘用6位农民,确保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昌粮集团63个粮站、409个粮仓长期聘用当地61位农民,夏粮收购时节还就近临时聘用100余位农民。
送技能,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学技术。园林宾馆培训中心派出专业人员前往奇台、吉木萨尔、木垒等县开展育婴、餐饮服务等技能培训,帮助550人实现就业。新疆林工商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与州林业推广中心合作,聘请相关技术人员为农民讲授苗木种植、嫁接等相关技术知识,让农民学到了技术、提高了技能。
州国有企业还采取师带徒、技能比拼大赛、校企合作等方式,对入职的农民工进行培训,着力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促进农民工从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以满足国有企业转型发展的需求。
为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州国资委细化清单、明确责任,认真落实监管部门责任,将农民工工资发放情况作为对企业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的指标之一,设立专人负责;建立国资系统信访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大走访、大排查,及时化解消除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隐患因素;强化企业项目管理,全方位加强预防和监管,落实企业维权公示、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等制度,确保中标施工单位资质条件符合标准,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本文来源:中国昌吉网http://www.cjxww.cn/content/cjxw/276205.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