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对口援疆
  4. 援疆动态
  5. 详情

山西援疆系列报道(三)——民生援疆 援出幸福生活

日期:2021-10-20
来源:中国昌吉网
【字体: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曹英 肖远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民生连着民心,解决好民生问题,就是赢得民心的根基。

  为此,山西省十年援疆坚持民生优先,聚焦基础设施、住宅、教育、医疗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十年间,山西省累计投入援疆资金28.5亿元,其中,安排民生领域项目援助资金26.7亿元,占比高达93.68%。一大批新疆基层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得到解决,让基层群众充分享受到了山西援疆成果。

11.png

图为占地60亩、投资8000万元的山西援建项目——阜康市晋阜小学。该小学解决了周边22个村1620名孩子上学远、上学难的问题,还与山西省太原市九一小学建成了手拉手联谊学校,让阜康市的孩子们共享山西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图片由山西省援疆前方指挥部提供)

  实事实干 提升幸福指数

  第六师五家渠市的北塔山牧场地处中蒙边境,自然环境恶劣,用当地人的话来说:“有山没有树、有沟没有水、有地不长草、风吹石头跑。”平时,这里的牧民只能到河道取水,可一旦遭遇枯水期,牧民们要跑到几公里外找泉水,十分不便。

  2020年,山西省投入援疆资金250万元,新建北塔山饮水工程,有效地解决了当地近千人及3万多头牲畜的饮水难题。北塔山牧场畜牧二连63岁的达吾列提拜激动地说:“水是我们的命根子,祖祖辈辈的吃水难题让山西人民给我们解决啦,感谢我们的党,感谢我们的祖国。”

  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不仅仅在农村。在昌吉州,兖矿新疆矿业有限公司硫磺沟煤矿、新疆米东天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原新疆道路桥梁工程总公司第二工程处等企业特殊工种职工提前退休问题曾一度引发上访。山西省援疆干部,昌吉州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楠多次深入企业,了解调研、摸清底数,召开集体会议分析研究解决办法,最终确定“一企一方案、一人一对策”的解决思路,带领州、市两级人社部门相关人员多次到企业上门服务、现场办公,先后为171名符合条件的职工办理了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审批手续,赢得了职工的交口称赞。

  像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山西援疆人用一件又一件的实事解决了受援地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以实际行动提高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教育援疆 播种兴疆希望

  环境优美的校园、宽敞明亮的教室、洒满阳光的绿茵操场……作为2020年山西援疆的重点项目,崭新的阜康市晋阜小学里,已经传出了学生的朗朗书声。这座投资8000万元、占地面积60亩、用两年时间完成建设的学校,不仅解决了周边1620名孩子上学远、上学难的问题,还与山西省太原市九一小学建成了手拉手联谊学校,让阜康市的孩子们共享山西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山西省援疆前方指挥部总指挥助理、宣传部长李明亮说:“教育援疆是着眼长远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希望工程和种子工程。我省援疆前指高度重视。‘十三五’期间,山西省在新疆受援地相继建设了16所学校、21个风雨操场。”

  值得强调的是,山西开展教育援疆不仅仅重视硬件投入,更强调人才培养。去年,晋城市派出由14名优秀教师组成的专家团到芳草湖中学开展短期培训指导,引来芳草湖中学教师及周边105团、106团和新湖学校教师近500人次听课,在当地教师圈内刮起了一阵“晋城课改旋风”。芳草湖中学校长激动地说:“前几年课改阻力很大,老师们根本不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你们的帮助下,现在大家知道怎么干了,是你们点燃了我们老师的课改热情,真心谢谢你们!”

  据介绍,山西深入推进“组团式”教育援疆,建立援受教育联盟,该省直属21所学校和11个地市优质学校与受援地学校签订友好合作协议;先后选派1321名教师赴受援地进行教学示范和交流,开展587批次教育教学培训,助力受援地学校教学质量提升。

  医疗援疆 破解民生难题

  “我得关节炎已经9年啦,常常疼得睡不着觉。这次来看病,马大夫给我做了推拿、正骨和针灸,做完治疗后,走路感觉好了很多,真是太感谢啦!”北塔山牧场58岁的特尼木·奴尔斯亚充满感激地告诉记者。

  为特尼木·奴尔斯亚大娘义诊的大夫是来自山西省中医院的援疆医生马红青,他去年4月来到昌吉州阜康市中医医院,一手打造了该院新成立的康复科。“这里的医院中医康复治疗水平低,我援疆一年多,通过带徒弟、增设备、开设讲座、现场治疗等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当地中医康复治疗水平。”马红青告诉记者。

  像马红青大夫这样的山西援疆医生有很多。山西省儿童医院主任医师史红鱼来到昌吉州人民医院儿科后,培养儿科医疗骨干,联系购买专项急需设备,对该院儿科的长足发展起到了“划学科、分专业、定规划”的开局起步作用;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朱秀兰在昌吉州人民医院皮肤科工作期间,全心全意带徒弟,科学推进新技术、新项目落地,提高了皮肤病组织病理诊断的准确率……

  一个个、一批批山西医生“组团式”援疆,使受援地医院同山西省直10所三甲医院和多个市级医院建立了紧密型医联体,实现了受援地乡镇团场卫生院、村连队卫生室援助全覆盖;完成了昌吉州中医医院眼科手术、六师医院前列腺癌变诊疗等47项新技术应用推广,填补当地医疗技术空白30多项,累计为28万名群众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远难题,辐射带动了受援地整体医疗和管理水平提升。

  一项项暖心工程、一件件惠民实事,承载着三晋深情,做到了新疆群众的心坎上,为受援地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

(本文来源:中国昌吉网http://www.cjxww.cn/content/cjxw/283574.jhtml)


相关稿件

山西援疆系列报道(三)——民生援疆 援出幸福生活-昌吉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