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专题栏目
  4. 民族团结
  5. 详情

“五个坚持”凝心 “五大体系”聚力——阜康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综述

日期:2023-02-22
来源:中国昌吉网
【字体:

中国昌吉网(记者 宋良壁 通讯员 赵卓)近日,从首都北京传来好消息,阜康市和阜康市三工河乡成功创建为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喜讯传来,全市各族干部群众欢欣鼓舞。

  在阜康市博峰街道民主路社区,周边几个社区的居民自发组织在一起,幸福的歌儿唱起来、开心的锣鼓敲起来、欢快的舞蹈跳起来,过上幸福生活的居民们载歌载舞庆祝双喜临门。“如今的好日子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今后我们更要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阜康市博峰街道有色苑社区居民谢姆斯耶·艾白都拉激动地说。

  走在阜康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等为内容的宣传标语和牌匾。借助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及网站、抖音和快手等新媒体平台积极传播阜康市民族团结好声音,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宣传既大张旗鼓又“润物细无声”,全社会支持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十分高涨。“既要扎扎实实干出来,也要恰如其分地宣传出去。在我们阜康市,各族群众都积极参与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阜康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马功伟说。

1.png

 2月5日,阜康市各族群众走上街头,敲锣打鼓庆祝阜康市和阜康市三工河乡成功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这份荣誉是对我们阜康市生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全市各族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踔厉奋发、砥砺前行,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为抓手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体现。”阜康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焕盛说。

  坚持党的领导 构建组织体系

  强化组织领导。阜康市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谋划,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19次、专题调研110余次,投入经费1000余万元,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统战部门牵头协调、各部门共同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创建”工作格局。

  强化理论武装。阜康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重点学习内容,组织学习110余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开展多种形式学习教育6400余场。

  强化工作落实。阜康市实行创建工作“五纳入”,即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内容、阜康市委巡察工作、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考核评价内容、财政预算,建立“周指导、月调度、季考评、年总结”工作机制,让创建“软指标”变成落实“硬标尺”。

2.png

 2022年10月15日,阜康市太阳花爱心公益协会发起人—“爱心妈妈”钱俊莉(右一)为牧区的孩子们送上温暖大礼包。

  坚持文化引领 构建精神体系

  建强宣传阵地。阜康市组建阿肯宣讲队等百支宣讲队伍、沙尼汗宣讲团等千人宣讲团;建成乡村文化大院10个、民间文艺团队25支,培育基层文化带头人130名,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37个;发挥“天山天池民俗风情园”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作用,开展主题活动2100余场次,覆盖12万余人;在各类媒体刊发新闻稿件5万余条。

  选树先进典型。阜康市培育选树了情系公益事业的钱俊莉、马存喜等一批自治区民族团结先进典型。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自治区民族团结模范沙尼汗·艾塔木两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打造文化精品。阜康市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旅游产业,深入挖掘西王母神话传说、邹氏微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创作《茉莉花》《新疆馕》等文艺精品100余部,舞蹈《黑走马》跻身“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热榜,以阜康市民族特色美食为内容的节目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味道》栏目播出,天池快闪活动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报道,网络点击量超过3.3亿人次。

  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保障体系

  发展好经济。2021年阜康市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7685元、23323元,各族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

  改善好民生。阜康市坚持将75%以上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保障,新增城镇就业2.3万人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9.5万人次。

  建设好家园。阜康市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成功创建全国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创建自治区级示范村31个、文明村镇10个,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持续得到改善。

  坚持深度交融 构建平台体系

  “真心”交往。阜康市5965名干部与6243户少数民族群众结亲结对,累计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等方面困难问题9.7万件。组织开展“瑶池儿女一家亲”等主题鲜明的民族团结联谊活动5000余场次,覆盖各族干部群众3万余人次。

  “连心”交流。阜康市树牢“兵地一家亲”思想,与市域内各团场签订民族团结共建共创协议,相关乡镇与周边团场结成帮扶对子,推动民族团结共建共创。实施山西省援疆项目66个,开展青少年“手拉手”夏令营等各类融情活动500余场次,交流干部2577人次。

  “暖心”交融。阜康市打造碧琳城、特纳格尔街多民族夜间经济示范街区,“互嵌式”小区实现全覆盖。深入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1928名教师联系交友2.4万余名学生,各族师生在思想、语言、情感上的交流更加深入。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 构建治理体系

  依法治理到位。阜康市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入户走访、周一升国旗等方式,开展去极端化、反分裂斗争等宣传教育活动1780场次,受教育干部群众18万余人次,“七五”普法顺利完成,各民族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矛盾化解到位。阜康市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运用“五调联动”“三级台账、四级解决”等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深化“街道派单、部门接单”机制,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回音”。

  风险防范到位。阜康市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始终把维护稳定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社会大局保持了持续稳定。通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开展,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我们将珍惜荣誉,以此为契机,在巩固深化创建成果上思想不松懈、标准不降低、力度不减弱,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把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阜康市的生动实践。”阜康市委书记赵强说。

  (本版图片由阜康市委统战部提供)

相关稿件

“五个坚持”凝心 “五大体系”聚力——阜康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综述-昌吉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