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讯(记者刘辉)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州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安排部署,聚焦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采取四项措施,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题。
医疗救助兜底保障,因病致贫返贫基本消除。针对困难群众,采取分类资助参保、门诊医疗救助、住院医疗救助、二次医疗救助四项措施,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按月对困难人群参保、待遇落实、重大疾病高额费用负担三个方面实行动态监测,目前已完成2.56万困难群众分类资助参保,减轻个人缴费负担675万元,实现应保尽保;通过“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保障,实现困难群众住院和门诊慢性病费用报销比例稳定在90%,共实施医疗救助1.09万人次,支出救助金额545.21万元,实现应救尽救。
落实药品耗材集采政策,降低群众医药负担。我州制定了《昌吉州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扩围工作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4批196种药品带量参加国家集采,平均降幅达64%,共计减轻群众负担和医保费用1.06亿元。申报国家组织带量采购冠脉支架2541个,冠脉支架均价从过去的13万元下降到700元左右,减轻群众负担和医保费用2500万元。
优化医保结算方式,群众看病报销更加便捷顺畅。推动“跨省通办”,增加网上、电话、传真等异地就医备案渠道,精减报销所需材料,提高直接结算效率。医保电子凭证申领、异地就医备案、门诊跨省异地结算实现跨省通办,所有定点医院均接入国家异地就医平台,实现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47家医药机构接入国家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结算平台,实现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推行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单结算”,结算率达100%。截至目前,州外住院人员1.39万人次,直接结算住院费用2.04亿元。推进兵地医保融合发展,兵地互认定点医疗机构已达8家。
持续优化经办服务,医保公共服务更加精细。全面推行综合柜员制,28个服务事项“一窗受理、一窗办结”,每项办理时间不超过5分钟,个别最长不超过10分钟,25项业务实现不见面办理。将医保咨询纳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实现“一号响应”。
截至目前,全州106家定点医药机构实现医保电子凭证移动支付,52万参保群众激活使用医保电子凭证。推行7项医保经办服务事项下沉基层办理,打通医保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本文来源:中国昌吉网http://www.cjxww.cn/content/cjxw/287259.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