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专题栏目
  4. 疫情防控阻击战
  5. 详情

昌吉州:复工复产 有序有力

日期:2020-03-03
来源:中国昌吉网
【字体:

(记者 陈秀梅)“36.3度,请登记入厂。”2月28日,记者走进昌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近距离感受疫情影响下的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在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举措的基础上,各企业有序恢复生产的脚步正逐步加快。

戴口罩、测体温、问信息,这是近一段时间记者走访自治州各地企业,看到的标配动作。进入厂区,戴着口罩的企业员工、醒目的宣传防疫标语、专用的口罩回收桶、集中居住管理的员工宿舍……时时刻刻提醒着你:这个非常时期,疫情防控丝毫不能懈怠。

记者走访部分企业,看到生产车间、项目现场紧张忙碌,疫情之下防疫物资跟上趟,“面袋子”“菜篮子”有保障,油电气煤源源不断,企业对于恢复经济发展充满信心和力量。

1 应急物资企业第一时间复工复产

连日来,新疆际华七五五五职业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际华七五五五公司)生产车间一派忙碌的景象:上料、裁剪、缝制……伴随着机器的嗡鸣声,车间工人紧张地忙碌着……工人们在生产线上加紧生产医用防护服。作为目前自治州唯一生产医用防护服的企业,际华七五五五公司是春节后自治州复工复产最早的企业之一。

大年初五,1月29日中午,接到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指令后,际华七五五五公司连夜发出通知,呼吁工人放弃假期上班。1月30日上午,公司第一批75名工人到岗后,不到48小时就生产了1173套防护工作服。

2月8日,在新疆际华七五五五职业装有限公司缝纫车间,工人们加紧制作三连体防护工作服。 昌吉日报记者 何龙 摄

2月10日,际华七五五五公司火速转产的自治州首条医用防护服生产线开机运行。截至2月27日,际华七五五五公司首条医用防护服生产线累计生产医用一次性防护服32418套、连体防护工作服21063套。

大年初二,1月26日,州国有资产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被自治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保障组指定承担各类疫情防控应急物资供应、采购、保障工作,由其子公司新疆新丝路惠康医药连锁有限公司负责实施。自1月24日起,该公司下属的27家门店都在营业。公司成立专项小组,24小时坚守岗位,直接与国内外生产厂家联系货源,从机场运输物资,确保疫情防控应急物资能够及时供应。截至2月28日,疫情防控应急物资已到货大类37个,品种上百个,数量111.46万件,金额3100万元,已运往各县市56.99万件。

疫情发生以来,截至2月27日,自治州5家防疫物资生产企业际华七五五五公司、木垒闵新服饰、奇台县娟子服饰、吉木萨尔月华服饰、呼图壁奥美医疗累计生产非医用防护服6.17万套、医用防护服32418套、纱布口罩3.65万只。

2 生活必需品企业开足马力生产

2月18日上午,在新疆天山面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昌吉公司厂区,工人师傅开着叉车快速将面粉装车,一车车面粉从这里运向全州各地及乌鲁木齐市等地,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间物资供应。昌吉公司1月28日复工生产以来,车间生产线24小时运行,工人实行三班倒,每天生产面粉近250吨,日均有30多辆次货车向全州各地拉运面粉。截至2月18日,昌吉公司共生产面粉2533吨,销售面粉3707吨(包括库存和外调部分),确保各族群众“面袋子”有保障。

2月27日,在昌吉市新疆仓麦园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将面粉装上货车。昌吉日报记者 何龙 摄

2月3日10点整,22辆满载600吨蔬菜水果的大货车,陆续驶入新疆岐峰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内。1月29日,新疆岐峰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有限公司)与甘肃、海南、四川、山东四地菜商签订了蔬菜订购协议,并派出了8个外采组,分赴四地采购蔬菜、水果,保障了老百姓的“菜篮子”。

“目前,公司储备基本类蔬菜每日出仓300吨,市场每日从外地进购新鲜蔬菜300吨,日交易量达到600多吨,蔬菜供销量基本稳定,保持平衡,居民每天都能吃到各类新鲜蔬菜。此外,肉类、鸡蛋、粮油、禽类等产品货源持续供应。”2月29日,新疆岐峰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裴亮告诉记者。

走进新疆恒安纸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10条生产线全速运转,200多名工人坚守在岗位上。作为西北主要生活用纸生产厂家之一,恒安纸业在全疆市场份额占到50%。1月22日至2月12日,20多天时间,恒安纸业生产高档生活用纸10万件,比去年同期提高15%。

3 油电气煤源源不断保供应

“油气煤不停供”“服务不打烊”“承诺欠费不停电、不停气、不停机”……能源保障关系国计民生,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能源供应更是责任重大。

疫情发生以来,煤炭、电力、石油石化等行业迅速启动应急响应预案,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全力以赴保障基础供应、稳定市场预期,在关键时刻体现了责任和担当。

新冠肺炎疫情当头,既是“黑天鹅”,也是“校验场”,检验着企业化危为机的能力。在疫情的影响下,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逆势上扬,2020年前两月预计工业产值增长1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4%,实现今年生产经营良好开局。

据神华新疆吉木萨尔能源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矿长王建江介绍,疫情期间公司边防控疫情边加紧生产,今年前两月产煤336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5%,保证了准东开发区5家发电企业和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用煤需求。

3月1日,在国家新疆检修公司昌吉换流站,运行值班员和智能巡检机器人一起检测设备。 昌吉日报记者 王薇 摄

值得一提的是,神华新疆吉木萨尔能源有限公司的1753名员工中仅有475人在岗,他们从1月23日至今连续工作36天,最长每天工作12个小时。王建江说,公司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全力以赴做好后勤保障,调整倒班制度,在保证正常休息的情况下每人每周调休12个小时。疫情结束后,公司会为员工发补助、补休假,让每一名共克时艰的员工都感受到温暖、踏实,对未来充满信心。

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是目前疆内最大的煤炭生产企业,今年前两个月产煤660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0%,全力保障全疆用煤需求,特别是南疆三地州的民生直供直销煤。

在这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考”中,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44家规模以上企业,除16家企业季节性停产外,28家企业的3万多名员工坚守一线,在阻击疫情的同时,打好安全生产守卫战,实现促生产保增长。煤炭、电力、化工等主要行业运行正常,预计煤炭产量增长27.9%,用于全疆保生产、生活用煤约960万吨;煤电发电量140余亿度,同比增长200%;“疆电外送”电量34亿度;煤化工、硅基铝基产业均运行良好。

自疫情发生以来,国网昌吉供电公司了解客户用电需求,建立24小时供电服务保障机制。截至2月23日,公司累计派出供电服务人员238人次,出动应急保电车118车次,全面保障疫情防控机构、重要民生企业等的用电需求。

加油站作为人员聚集多,流动性大的区域,是防疫工作的重点。自1月23日以来,中石油新疆销售昌吉分公司77座加油站的600名员工坚守岗位,为运送防疫物资车辆开辟绿色加油通道,油气供应24小时“不打烊”,足额足量充分保障全州油气需求。

4 政府精准服务助力企业复工达标

无菌医用防护服生产在自治州一直处于空白状态。为有效供应疫情防控物资,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全州范围内的相关企业逐一摸排,经过多次对接,确定际华七五五五公司转产生产医用防护服。

“这在以前是从未有过的,这是自治区药监局、自治区药品审评中心、自治区药检院、州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多部门联动开通疫情防护用品审批绿色通道以来第一家获批‘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资质的企业。”州市场监督管理局药械科科长邢海军说,以往的审批都是企业提交申请材料和样品,准备好达标生产车间后,等待着审批,需要较长的时间。这次是审批部门的工作人员24小时审批,随到随检,随到随审。审批时间全部开通绿色通道,但审批的相关程序却一项没少。在这场特殊的战“疫”中,区、州两级市场监督部门无缝衔接,跑出了企业开办、产品注册、生产发证的极限速度,及时保障了急需防护用品快速审批上市。

新疆同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产品为谷朊粉和酒精。2月6日,在接到吉木萨尔县商务和工信局提交的复工申请后,州工业和信息化局主要领导牵头协调相关单位负责人,第一时间赶赴企业实地核查罐装生产线及化验室,通过专业技术人员取样化验,精准掌握符合75%酒精消毒液后,迅速向自治区卫健委申请了绿色通道,仅用5个工作日,该公司就拿到了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大大缓解了区、州、县消毒剂总量不足的压力,为自治州整体疫情防控工作防疫物资保障作出了不小贡献。

同时,自治州在各县市、园区开展“领导包片、县市包点”工作,指导帮助解决当前企业复工复产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全面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

新疆奥美医用纺织品有限公司是奥美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2月13日,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将其申报纳入国家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帮助企业享受金融机构低息的信贷利率支持。2月14日农发行3000万元贷款到位,有效保证了企业棉纱、医用纱布等物资生产。

全州各县市和有关企业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规定,在认真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千方百计采取措施恢复生产。来自州工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29日,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体复工率达64.3%。州财政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昌吉州1月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1554万元,增长8.7%;2月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235万元,增长0.2%,前两月财政收入实现良好开局。

不一样的时期,始终如一的担当与温情。政企同频,共克时艰,昌吉州没有翻不过的山!

相关稿件

昌吉州:复工复产 有序有力-昌吉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