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叶巧玉)近年来,木垒县以政治建设为抓手,创新探索城市基层治理体系,通过强化红色引领,建强红色根基,激活红色细胞,不断推动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城市基层治理优势,努力实现城市基层党建与城市基层治理同向发力、相得益彰。
10月7日,木垒镇举行“最美志愿者”表彰大会。
强化红色引领,推动基层组织工作全覆盖
“你好,我来社区报到。”9月中下旬,各社区来往人员络绎不绝,在职党员接到单位通知陆续到居住地所在社区报到。
木垒县按照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党组织向社区报到,在职党员向社区报到的“双报到”要求,将全县1707名在职党员纳入社区管理,就近就便划分在16个网格党支部323个网格党小组,组建65支党员志愿“特色服务队”,让网格服务“沉下去”,基层党建“活起来”。
党的组织植根于基层,为充分发挥基层治理能力,木垒县打破社区党建“封闭单一”的传统模式,积极协调住建、市监、民政、纪委监委、城镇派出所等辖区内134个机关企事业单位、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组建了木垒镇街道“大工委”和7个社区“大党委”,推动组织力量下沉,延伸工作触角,加快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基层党组织体系。强化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统筹功能,以街道“大工委”为统领,整体推进商圈楼宇、红色物业、网格支部、小区服务、党建工作,加强木垒镇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将分散在木垒县域内设机构、县直部门派出(驻)机构的各类服务事项和服务资源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打造一站式便民服务窗口。以社区“大党委”为依托,各成员单位每月轮值召开联席会议,商议社区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的重大问题,构建起“一核多元”的党组织工作链条,形成了党建共商、事务共管、资源共享、难题共解、活动共办、服务共推的党建工作新局面。
木垒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何亮说:“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机制,最大程度地发挥街道和社区党组织统一调配、集约利用区域内党建资源和公共服务资源的作用,动员驻辖区单位和在职党员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形成区域共驻共建、共享共用的局面,有效解决基层党组织软弱化、虚化、边缘化等问题,实现基层党组织对基层治理的政治引领、思想引领、组织引领、主体引领。”
7月1日,木垒镇阿吾勒社区大党委举办“党旗映天山”主题党日活动。
建强红色根基,打造基层过硬带头人队伍
“疫情过后,社区贫困群体就业情况怎么样?流动人口底数是多少?…”9月10日,木垒县委组织部选派干部组成2个考核组,按照“明、细、勤、严”工作要求,通过随机抽查台账、现场电话询问、随机入户等方式,对7个社区的社区干部进行“四知四清四掌握”业务考核。
为夯实基层治理根基,木垒县以培育红色头雁和骨干队伍为抓手,通过集中培训、实践锻炼、岗位练兵、交流讨论、观摩学习、以考促学等方式,不断提升村(社区)干部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木垒县按照“群众信得过、服务有本事、治理有办法”的标准,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实现19个村“两委”正职“一肩挑”,调整8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17名村“两委”班子成员,不断提升基层组织力,夯实村(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战斗基础。引进172名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逐步建立大学毕业生-村(社区)“两委”成员-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成长链条。目前已有6名大学生进入村“两委”班子,47名大学生作为村干部人选进行重点培养。强化基层干部激励保障,加大从优秀社区(村)党组织书记中招录街道(乡镇)公务员、招聘事业编制工作人员力度。参照新录用公务员工资标准,提升村干部报酬,村“两委”正副职每月分别达5500元、4400元。深入推进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化建设,建立社区工作者“三岗五级”薪酬管理体系,将108名社区编外干部纳入社区职业化管理,落实职业化套转待遇,人均实发工资增加约1600元,有效增强社区工作者岗位的吸引力,稳定社区干部队伍。
“过去感觉村上大学生待遇低、任务重、发展没前途,现在上级各项政策都向农村倾斜,大学生工资待遇高,发展有空间,成长有路径,工作积极性也更高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自愿留在村上,在农村这个大舞台上大展手脚。”木垒县博斯坦乡阿克卓勒村到村工作大学生叶尔克太说。
8月23日,木垒镇下沉党员干部为小区居民提供生活服务。
激活红色细胞,增强基层党员为民服务意识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再次感谢和祝贺优秀战疫志愿者们,希望大家今后以他们为榜样,向他们学习,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为构建和谐社区作出贡献。”10月7日,木垒镇举行首批“最美志愿者”表彰活动,为54名疫情期间表现优秀的志愿者授予“防疫最美志愿者”称号,并为他们颁发荣誉证书。
“这些志愿者都是来自木垒镇各社区的居民党员、下沉干部、返乡大学生、退休党员和群众,他们在疫情期间坚守岗位职责,为维护全县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作出了很大贡献。表彰活动的目的,就是让获得荣誉的志愿者们,持续发挥引领作用,争取表彰一批,巩固一批,带动一批,以此强化基层治理,构建共创共治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木垒镇党委书记王海霞说。
6月22日,木垒县“580”志愿者向群众宣讲平安建设知识。
为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木垒县深入推进农牧民党员“双联双亮双述一服务”活动和在职党员“双亮双领双评一服务”活动,通过亮身份、明职责、述承诺、微服务等措施,建立了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真正让党员动起来、基层强起来。疫情期间,共产党员牢记自己的身份职责和向居(村)民述诺和组织述职的庄严承诺,由常态化联系服务机制转化为联动联防联控的“战时状态”,带头响应区、州、县各级党委部署和“不出门、不聚会、不信谣、不传谣、不添乱”要求,积极活跃在战疫一线,配合社区、村“两委”、网格支部做好疫情防控人员排查、属地管控、舆论引导、值班值守、宣传劝导、核酸检测、志愿服务等各项工作,真正做到了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为打赢疫情阻击战筑起了坚固的“红色屏障”,让全县各族群众居家放心、安心。
下沉干部志愿者李风贤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必须时刻谨记自己的身份和使命,越是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越要挺身而出,迎难而上,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服务好社区居民,为抗击疫情贡献一份力量是共产党人特有的骄傲。”
“红色引擎”通过完善基层组织体系,建强每一个支部,管好每一名党员,让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用发挥更加凸显,进一步推动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本文来源:中国昌吉网http://www.cjxww.cn/content/djyw/241673.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