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讯(通讯员朱文斌)“我家有两份收入,一份是每个月的工资,另一份是年底的分红。现在这日子真有奔头。”近日,玛纳斯县包家店镇冬麦地村村民张荣连看到村集体经济的分红公示榜后高兴地对笔者说。
张荣连在一家餐厅当服务员,丈夫在一家物业公司做保安,全家每个月工资收入6500元,年底还有村合作社的分红。张荣连说,她家之所以能过上宽裕的好日子,离不开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
2020年,玛纳斯县积极探索发展多种类型的企业,全面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发挥毗邻玛河工业园区的优势,冬麦地村成立经济合作社,兴办集餐饮住宿、娱乐休闲、汽配维修等于一体的多功能服务区,在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同时,帮助张荣连等9户低收入家庭在家门口增收。清理集体土地,与柴场村、皇工村、塔西河村等联合打造优质棉产业示范田。“2020年,示范田亩产籽棉达到420公斤,每亩地为村集体增收600元,村民人均增收1000元。”冬麦地村党总支书记赵峻基高兴地说。
包家店镇是玛纳斯县农业大镇,耕地面积达18.5万亩。2020年初,该镇将土地清理工作列为基层党建一号行动,全面清理村民多占地等问题,仅此一项,全镇村集体增收645万元。近年来,玛纳斯县创新实施全面清查、分类登记、逐项核实、录入平台等九步工作法,共清查核实经营性资产8593万元、非经营性资产8.23亿元、耕地总面积86.1万亩,集体资产做到了底清账明。
随后,玛纳斯县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盘活村集体资金、资源、资产,按照“村集体+合作社”的运作模式,将村集体闲置资金入股专业合作社,通过分红,增加村集体收入。依托国家湿地公园、土炮营沙漠公园、五道垭景区,兰州湾、六户地、广东地等乡镇积极发展农家乐、民宿、农事体验、休闲采摘等业态,打造精品休闲农业示范产业。
“合作社采用‘互联网+有机畜牧业’的销售新模式,每只羊比过去能多卖300元,一头牛能多赚3000元。畜牧产业化稳步推进,养殖效益显著提升。”清水河乡团庄村党支部书记周吉武说,村集体经济“肥”了,党支部更有号召力了。在完成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界定、股权量化等改革的基础上,团庄村联合其他5个村共同出资成立农草畜联营合作社,统筹运作饲草料加工、牛羊屠宰、肉类销售等业务,在偏远牧区率先实现了“资产变股权、牧民变股民”的改革目标。
“十三五”期间,玛纳斯县始终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长久之策、固本之举,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农民参与、部门联动、社会协同的新机制,蹚出了一条农旅融合、以旅兴农、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发展新路子。全县81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10万元以上,其中10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36个,累计吸引各类投资超过1亿元。“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各部门单位的作用,从村‘两委’班子建设、发展规划制定、人才培训、资金支持等方面入手,帮助村盘活集体资产,打造农业基地,兴办农产品加工业。”玛纳斯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方励云说。
(本文来源:http://www.cjxww.cn/content/nkyw/250202.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