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专题栏目
  4. 民族团结
  5. 详情

昌吉州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系列报道之二 ​

日期:2021-02-19
来源:昌吉日报
【字体:

坚持宣传引导 凝聚团结力量

——昌吉州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系列报道之二

中国昌吉网讯(记者高云哲)自首次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以来,我州不断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坚持宣传引导、典型带路,在实践中始终坚持高起点、高水平抓好民族团结创建各项工作,凝聚起各民族团结奋进、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坚持宣传引导

自治州申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是推进我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重大举措,更是实现全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现实需要。我州立足全方位,着眼精细化,构建多角度宣教格局,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让民族团结的种子深深扎根在各族群众心间。

针对不同对象和受众特点,全州各地各部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我邀亲戚祭英烈”“我与亲戚重温入党誓词”“我和亲戚做公益”“我邀亲戚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让爱党爱国的思想深入人心,让民族团结思想落地生根。以“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为载体,开展了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文艺汇演、入户宣传等特色鲜明、群众喜闻乐见的系列宣传活动。

围绕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深入开展“我邀亲戚同过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围绕“七一”,开展“我邀亲戚话党恩”红色教育活动;开设“我的亲戚在‘疫’线”“补上这顿团圆饭”等栏目,持续大力宣传全州党员干部在解决结联户困难诉求、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的典型事迹,充分展示了全州各族人民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精神风貌,真正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各族群众心灵深处。

我州还充分整合宣传教育资源,进一步丰富宣传载体、改进宣传方式,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先进典型宣传活动,持续向各族群众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等,宣传全党全国团结一心、共克时艰、抗击疫情取得的显著成效,宣传助力复工复产的惠民政策等内容,形成了电视上有画面、广播里有声音、报纸上有文字、网络上有信息的宣传格局。

坚持典型引领

我州始终把培育典型、示范引领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最美结亲故事、经验做法、“最美石榴籽”事迹、“诗歌集”四大经验成果汇编,全面推广、深入宣传全州各行各业涌现出的先进人物、集体以及他们的事迹,营造了人人争当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浓厚氛围。

再依娜甫·马木提是玛纳斯县首家慈善组织“爱心妈妈”的筹办人,多年来帮助各民族孤寡老人解决生活、看病等困难;呼图壁县“阿同汗”志愿服务队的王桂珍老人从事志愿服务工作四十多年来,义务照顾了240多名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老人,累计向困难群众捐款捐物近10万元;木垒县大南沟乌孜别克族乡阿克喀巴克村乡村医生吐尔森,30多年如一日默默为各族群众行医治病,先后治愈骨伤病患者3000余人;阜康市阜新街道文化路社区的沙尼汗居家养老中心负责人沙尼汗·艾塔木,十多年来,无微不至地照顾着社区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回族4个民族的30余位老人,将这些老人视为亲生父母,甘做他们的贴心“小棉袄”……

截至目前,我州共打造10个富有地域特色的民族团结教育基地、220个覆盖“十进”各层面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形成了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扩面的创建格局。始终把培育典型、示范引领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要抓手,持续挖掘、选树和表彰先进典型。1982年至今,我州先后有51个民族团结模范集体、90名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分别受到国务院、自治区表彰,先后召开14次表彰大会,1366个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1554名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受到自治州表彰;累计选树、培养“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先进集体295个、先进个人712名;向自治区选拔推荐“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先进集体48个、先进个人209名。

坚持民生优先

多年来,自治州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财政支出的70%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大力推进以就业、教育、医疗、社保、安居、安全等为重点的惠民工程,切实把发展落实到改善民生上、落实到惠及当地上、落实到增进团结上,不断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县域医共体建设实现全覆盖,全民免费健康体检和财政统保的重大灾害民生保险惠及各族群众,城乡低保、五保标准实现统一,各族群众在共建共享中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自治州充分发挥对口援疆的重要作用,援疆资金的80%以上投向县级以下基层和民生领域,共投入援疆资金31.75亿元,在教育、医疗、住房等各领域建成一大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惠民工程。

庭州大地上,不时涌现出驻村工作队为民排忧解难、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帮助患病村民摆脱疾病困扰、协助失业人员解决就业问题的先进事迹。

昌吉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帮助木垒县白杨河乡西泉村村民别里克宝走出困境并开启养殖之路;昌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驻村工作队帮助昌吉市三工镇新戽村村民马明开起酸奶店,解决其因病致贫家庭的后顾之忧;州人民医院驻阜康市三工河乡拜斯胡木中心村工作队为身患先天性白内障的村民巴扎汗带来了希望之光……

(本文来源:昌吉日报http://www.cjxww.cn/content/jrjj/253075.jhtml)

相关稿件

昌吉州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系列报道之二 ​-昌吉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