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讯(记者阿依加玛丽·列提甫)背景音乐响起,光影交错下,4个色彩鲜明的皮影人物在演员手里鲜活起来,引来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你还记得吗?那篇小学语文课本里的《金色的鱼钩》:老班长用缝衣针改成的鱼钩,帮助3个小战士活着走出了草地,却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3月19日,在昌吉市建国路街道丽景社区国学馆,由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疆皮影戏传承人朱新贵创编的红色题材皮影戏《金色的鱼钩》首演成功。
去年10月,朱新贵开始研究中国红色皮影戏,用皮影艺术再现红色年代老一辈们保家卫国的革命事迹。历时几个月,朱新贵完成了《金色的鱼钩》中所有皮影人物的选材、制作。
“革命历史不能忘,要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将会打造更多的红色题材,如《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等皮影剧目,也将会在学校、社区陆续表演。”朱新贵介绍说。
在建党100周年之际,丽景社区将非遗和红色文化有机结合,通过皮影、剪纸这些艺术形式,社区居民不仅体验了传统艺术的魅力,同时还接受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虽然整部戏不到半个小时,但观众反响十分热烈。78岁党员陈月英说:“我是第一次看皮影戏,这场戏让我重温了长征精神。”活动现场,还特邀了剪纸艺术非遗传承人王文忠,展出《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学党史、知恩情、跟党走》等剪纸系列作品40余幅。州艺术剧院驻丽景社区“访惠聚”工作队在社区打造的党史馆、国学馆,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
(本文来源:中国昌吉网http://www.cjxww.cn/content/cjxw/256955.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