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台县聚焦村干部“人难选、留不住、干不好”等问题靶向发力,从优化结构、待遇保障、能力提升等方面打出“组合拳”,建立健全“优秀人才—村级后备力量—村干部—村党组织书记”培育链条——
精准培养村级后备力量 激活干部队伍源头活水
近年来,奇台县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聚焦村干部“人难选、留不住、干不好”等问题靶向发力,从优化结构、待遇保障、能力提升等方面打出“组合拳”,建立健全“优秀人才—村级后备力量—村干部—村党组织书记”培育链条,精准培养村级后备力量,为完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拓宽渠道“选”,优化后备力量结构
奇台县举办村级后备干部培训班。
“今天我们村上组织的主题党日活动,所有党员都来参加了,大家都按要求交纳了七月份党费。在分享体会感言环节,大家都情不自禁地讲起了建党100年来身边发生的变化,都发自内心地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祝福。”吉布库镇达板河牧业村到村工作大学生加那不丽兴奋地跟吉布库镇党务工作者说道。
加那不丽是土生土长的奇台县吉布库镇人,大学毕业后,他毅然决然返回家乡达板河牧业村,决定将自己的所学所获贡献给自己的家乡。到村任职后他负责党务工作,初出大学校门的他,对主题党日活动、发展党员工作流程、基层党建管理系统各项模块的录入要求都不熟悉,经过不断学习,他摸索出了一套工作方法,2020年他所负责的村基层党建管理系统满分,2021年“七一”前夕他被吉布库镇党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他一起返乡到村工作大学生还有他的妻子热依扎,在2020年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一年,热依扎所负责的脱贫攻坚工作圆满通过了国家验收。像他们这样到村工作的大学生奇台县有167名,他们都有着建设家乡、贡献自己力量、实现乡村振兴的梦想。截至目前,所有人都被纳入后备干部库进行培养和管理。
奇台县组织村级后备干部培训班,学员正在认真做笔记。
村级后备力量是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硬支撑”,更是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软实力”。奇台县加强“内培”,通过个人自荐、组织推荐等方式,广泛吸纳村致富带头人、优秀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人员、退役军人等优秀人才进入村级后备力量队伍。2020年,新发展35岁以下农牧民党员50名,占比14.7%,择优推选3名优秀青年党员进入村“两委”班子重点培养。通过“外引”鼓励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提前离岗或退休干部职工中的党员到村任职。
目前,全县储备村级后备力量共476人,其中,到村工作大学生201人,致富能手33人,退役军人8人,在企业务工8人,外出务工返乡人员6人。
按需补给“育”,提升后备力量素质
“通过‘村民说事日’情景模拟,我了解了相关工作的要求和步骤,亲身体验并扮演角色,变枯燥的理论教学为实践,使我们更容易掌握村级工作,这种培训方式特别好。”在奇台县委党校参加村级后备力量培训的西地镇沙山子村村民王艳说。
今年以来,奇台县采取“线上学”“线下学”“跟班学”“帮带学”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村级后备力量培训,按照每人每年不少于2个月的培训要求,安排理论授课、情景模拟、实践锻炼,通过“理论+实操”,提升村级后备干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综合能力。
奇台县组织村级后备干部进行入党流程模拟演练。
“线上学”,以“学习强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远程教育等平台为载体,进行网络学习。“线下学”,围绕基层党建、村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举办村级后备力量专题培训班,从理论讲解到典型案例学习,从课堂教学到实地观摩,从理论学习到实践锻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有效提升后备干部工作本领。今年以来,先后开展村级后备力量培训班8期,参训人数649人。“跟班学”,分别设置乡镇岗位、村级岗位、现场教学点各20个,安排后备干部到村跟班实践锻炼,明确短期分工,熟悉工作任务,结合“三双一服务”,为后备干部设岗定责,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提升整体素质。根据综合表现情况,适时将综合素质高、敢担当、愿干事的村级后备干部调整充实到村干部队伍中来。“帮带学”,采取“1+1”或“N+1”的传帮带方式,通过村“两委”和工作队队员与村级后备干部结对帮带,带领后备干部尽快熟悉岗位、进入角色,提高后备干部执行政策、服务群众、依法办事的能力,扩大群众基础,努力把后备干部培养成村“两委”干部,把年轻有为的村“两委”副职干部培养成村党组织书记。
今年以来,累计有10名后备干部进入村“两委”班子,其中2名任村“两委”正职。
多措并举“管”,激励约束后备干部
三个庄子镇三个庄子村后备干部刘云说:“自从被村里纳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我便有了帮带人定期了解我的工作情况,安排我参加县委组织部举办的村级后备力量培训班,在村里进行岗位实践锻炼,每个月村里都会安排我的帮带人跟我进行谈话,了解我的思想状况和工作情况,听取我参加县级村级后备力量培训的心得和收获,定期跟我进行廉政谈话,我深深感觉到作为村级后备干部既是一种鞭策又是一种责任,我一直以优秀的村干部为榜样,努力提升自己。”
通过对村干部报酬提升、评选表彰、招考招录等多重保障,提升村干部岗位吸引力,激发村级后备干部竞争村干部活力。目前,奇台县村“两委”正职工资达到5100元/月,副职4076元/月,让村干部“有票子”。每年开展优秀村干部评选表彰活动,适时将表现优秀的村“两委”干部推荐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让村干部“有面子”。打破村干部晋升瓶颈,提升村干部岗位吸引力,每年对满足招考条件、表现优秀的村干部通过统一招考招录为公务员或事业编人员,对表现特别突出的提拔至乡镇领导班子岗位。
奇台县组织村级后备干部参观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奇台县博物馆。
激励后备干部的同时,奇台县同样注重后备干部的约束管理。将政治素质作为后备干部的第一标准,把好“政治关”“廉洁关”“道德关”,加强后备干部联审,联合公安、纪检等12个部门进行政治审查,政治审查不过关的一律不准作为后备干部进行培养,杜绝“带病人员”进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立后备干部日常管理制度和考核管理机制,采取平时表现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要求后备村干部定期向镇党委汇报思想、工作情况,及时掌握其工作及生活状况,了解其思想及廉洁自律情况,对发现的不良苗头和倾向,及时提醒,督促整改;对德才兼备,工作认真负责,具有一定能力的后备干部进行重点培养;对政治素质好,综合能力强,成绩突出,群众公认度高的后备干部,通过程序进入村“两委”班子。同时,通过对村干部廉洁履职划出的硬杠杠,引导村级后备干部心有戒尺。村党组织通过收集民意、建立举报机制、多方听取群众对后备干部平时表现的意见建议,凡有伤风败俗等现象的,立即终止其后备干部资格。用好考核“指挥棒”,乡镇党委每年对村级后备力量进行一次考核,充分听取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村“两委”干部、群众党员代表和群众评价意见,对思想松懈、工作不力、考核为“不称职”等次的后备干部及时清理出后备力量队伍。
“近年来,奇台县通过多种方式精准培育村级后备力量,村干部队伍老龄化、素质偏低等问题有了明显改善。今后,我们将在村级后备干部培养上持续用力,激活村干部源头活水,提升村干部为民服务意识和能力。”奇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褚艳红信心满满地说。
(本版文图均由奇台县委组织部提供)
(本文来源:中国昌吉网http://www.cjxww.cn/content/cjxw/272400.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