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基层党建
  4. 学校党建
  5. 详情

“四抓四提升”推进主题党日制度落实落地——昌吉州党委教育工委党建工作综述

日期:2021-09-10
来源:昌吉政务
【字体:

今年以来,州党委教育工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推进“党旗映天山”主题党日制度化,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抓基层基础,提升效能型党组织建设力度

  一、以加强制度建设立标准。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制度建设作为突出党组织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的有效载体,制定印发《昌吉州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规范》《昌吉州中小学党组织工作规范》和学校党组织会议记录本,设计研发了昌吉州学校党建智能管理服务系统,实现“系统+规范+手册”,全程对“三会一课”、发展党员、党组织换届等基础工作的实时监测和分类指导,推进学校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严格落实《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院)长负责制实施办法》,创新制定《昌吉州加强和规范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办法》,健全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会议决策程序,推进学校党组织管党治党、办学治校能力不断提升。二、以抓好组织建设促规范。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鲜明导向,制定《昌吉州各级各类学校基层党组织落实党的建设“七个全覆盖”工作实施方案》,持续完善学校党建工作体制机制,健全教育系统党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不断强化学校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规范党组织设置,通过调整优化较大支部、合并撤销较小支部等方式,做到各类学校党组织应设尽设。健全发展党员“双培养”机制,将发展党员年度计划向学校进行科学分解,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不断实现党的力量壮大全覆盖,今年计划发展党员800名,同比增长46.4%。三、以做好谋划设计提质效。研究制定《昌吉州教育系统推行“党旗映天山”主题党日制度实施办法》,按照“一月一主题”目标,持续拓展学校党组织“主题党日+”内容、形式和载体,打造教育系统“五强五好”主题党日品牌。持续丰富党史学习教育新模式,积极组织开展微党课、理论宣讲、知识竞赛等活动,不断提升学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教育性。充分发挥党建带团(队)建设作用,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童心向党”“百名书记讲党课”“千名教师讲党史”“万名学生讲故事”等系列活动,推进红色教育进教材、红色声音进课堂、红色文化进校园,切实筑牢青少年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根基。

抓教育培训,提升学习型党组织理论水平

  一、聚焦主线,着力加强基层组织政治建设。抓紧抓实党史学习教育,坚持将学习覆盖到各层面,分领导干部、党员教师、非党教职工、青少年学生4个层面制定学习方案,并采取“送学上门”“寄学到家”“网络帮学”等方式抓实离退休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切实形成“理论中心组重点学、党员教育常态学、开展研讨交流学、‘学习强国’线上学、退休党员寄送学、青少年学生引领学”的“六学”工作机制,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全身心投入,静下心来领悟,认真学习、深入思考,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二、抓好培训,着力加强“头雁队伍”履职能力。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印发《2019-2023年自治州教育系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将学校党组织书记、党务干部、思政课教师、意识形态工作者培训纳入党校主体班次,积极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培训,分层分类开展教育培训,切实筑牢党建工作队伍思想根基。持续加强培训指导的针对性和精准度,结合教育系统工作重点,全覆盖对县(市)党委教育工委、基层学校党组织履职情况开展调研,主动和学校党组织书记面对面交谈,深入了解党组织领导下校长负责制、民办学校党建工作提质增效等方面工作,通过实地督导、座谈交流、现场培训等方式进行“把脉问诊”,切实提升基层学校党组织履职能力。三、丰富载体,着力加强各类教育培训形式。组织开展教育系统微党课大赛、廉政故事大赛、思政微课大赛、“四微”学用活动、“百名书记讲党史”等活动,并将理论功底扎实的专家、学者纳入优质师资库和理论宣讲团,充实授课队伍、提升教学质量,为各学校提供菜单式的高质量辅导培训和理论宣讲服务。今年,已录制35节课程制成U盘在全州各级各类学校进行推广示范。持续扩大干部教育培训覆盖面,通过各级党建网络平台、“学习强国”、石榴云、干部网络学院、学校党建智能管理服务系统、党员干部教育资源库等,推送各类学习资料,让党员干部随时随地开展学习,较好满足党员干部学习需求。同时,充分挖掘全州各级各类教学基地资源,围绕红色教育、国防教育等命名20个党建(思政)研学实践基地,拓展学校党组织线下“主题党日+”内容、形式和载体,推动党组织活动与理论研究、思政教育、学科建设、教学教研相互促进,不断提升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抓智慧党建,提升创新型党组织工作活力

  一、创新管理手段,推进学校党建工作信息化。依托互联网扁平化、无边界、零距离、大数据、高速度的优势,全面推行昌吉州学校党建智能管理服务系统,按照“七个全覆盖”设置18项基础工作、37项具体指标,通过党建任务网上发布、重要工作预警提醒、工作进展实时监控、支部动态信息共享、数据统计精准分析、结果运用科学考核6大功能,将学校党建基础工作的开展步骤及完成时限推送到基层,为学校党组织提供了党建工作“蓝本”,形成规范运行、工作纪实、线上核查、科学考评的工作机制,实现了“一网覆盖、同网管理、同网考核”。二、严格审核把关,推进学校党建工作见实效。坚持把“线上”智能监测和“线下”审核指导结合起来,建立“周审月结季通报”工作机制,每周在线上审核学校填报的系统任务,对存在问题的任务及时予以退回并反馈具体原因,使基层明白整改方向和完成时限。充分发挥系统统计分析功能,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学校党建工作情况、党员学习情况、党组织活动开展情况以及组织活动的形式、党员参与度、好评热度、学习热度等,及时掌握工作完成情况及进度,为推进学校党建工作提供决策依据。三、加强精准指导,推进学校党建工作提质效。充分发挥“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指导优势,通过梳理审核系统任务中党组织存在的具体问题,以“互观互学互评+例会”活动为主要抓手,采取深入实地看、面对面地谈、手把手地教的灵活方法,以“互观”抓实督促整改、“互学”促进经验交流、“互评”提升工作质量,打破过去看资料、听汇报、查档案等“老方式”,实现学校党建由传统向现代、由单向向互动、由封闭向开放、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变。边工作、边考核、边记录的智能化管理方式已成为抓实抓好学校党建工作的有效抓手,为推动学校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迈出了坚实步伐,初步构建了昌吉州学校党建工作规范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新格局。

抓示范引领,提升服务型党组织品牌建设

  一、示范先行强引领。按照自治区教育系统“七个全覆盖”提质增效工作要求,全面实行党支部定性定量分析管理,在高校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和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在中职学校、中小学和幼儿园培育创建样板党支部和书记(校长)领航工作室,以示范引领带动全州教育系统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培育建设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和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室各1个,建设自治区级“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2个,培育建设昌吉州中小学、幼儿园党建示范校15个。二、点面结合促覆盖。为全面提升自治州教育系统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组织力,深入开展“双亮双述两联一评”(亮身份亮职责、向组织述职向群众述诺、联系骨干教师联系贫困学生、民主评议党员)活动,结合学校实际合理设定党员示范岗,推进党员教师认领岗位亮职责,激励党员把党员身份亮出来、把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出来,通过党员示范课、党员示范班、师德标兵、课题攻关、党员名师等方式,激励党员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创先争优、做好示范,使每一名党员都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三、作用发挥显成效。根据教育工作实际和办学重点,州直各学校立足于教学发展、师生需求、热点难点等,紧紧围绕州党委提出的“七个着力”和“10+12”清单,结合教育工委的实践活动方案和10项责任清单,共梳理实事好事107条。教育系统党员干部教师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实事好事清单,认领“微心愿”1978个,累计办好事实事2561件,解决困难诉求121件,开展志愿服务283场次,参与人数达1400余人。学校全面开展义务教育阶段课后延时服务,丰富开展阳光体育、第二课堂、兴趣社团活动等,州直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延时服务的人数达3800多人,惠及3000多个家庭。

(本文来源:昌吉政务https://mp.weixin.qq.com/s/_1gAeAgBoxb-pwnv1KI5cA)

相关稿件

“四抓四提升”推进主题党日制度落实落地——昌吉州党委教育工委党建工作综述-昌吉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