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补齐基层治理短板,木垒县建立完善居民小区党支部,推动党的组织、资源管理、服务下沉等向末梢延伸,筑牢居民群众家门口的红色堡垒。
延伸党的组织触角,夯实小区治理根基。以居民小区为单元,成立20个居民小区党支部,采取就近挂靠的方式,将零散楼栋同步纳入小区党支部管理,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以楼栋分布、居民人口、党员数量为依据,科学设置党小组,让党小组成为小区党支部的末梢战斗力量。坚持高位推动,优选县派科级干部、优秀选调生、熟悉业务的社区工作者担任小区支部书记。构建起以小区党支部为核心,以楼栋党小组为单位,以党员为主体,以支部活动为载体的“一核多元”式小区党组织工作链条。用活小区各支力量,推动楼栋长、联户长、社区工作人员、在职干部、居民党员、志愿者队伍力量下沉,在小区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把党的工作做到居民群众家门口。建立县、镇、社区“三级包联”责任体系,20名县领导“一对一”包联党支部,定期下沉督促指导工作,确保小区党支部各项工作运转有序。
强化资源融合管理,激发小区治理活力。明确居民小区党支部在基层治理中发挥好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动落实的作用,按照共驻共建共享理念,县级党委(党组)、镇党委、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四级联动,每月召开1次小区党支部联席会议,商议小区建设、管理、服务等相关事宜,提升小区治理能力。全面开展小区党支部引领下的“红色物业”创建工作,推行小区党支部与物业、业委会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由小区党支部牵头,搭建小区事务管理、居民服务平台,推进物业企业服务管理与小区治理融合发展。深化“街道派单 部门接单”工作,各小区党支部与辖区单位党组织签订“三单一书”,即资源、需求、项目三张清单和共驻共建协议书,打造“民声回响”品牌,切实解决居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创新居民服务形式,提升小区治理质效。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采取“入户走访+群众反映”、“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方式,全面收集群众诉求,小区党支部对接、整合下沉进入小区的各类党政社群资源,将党的政策与小区特点、居民需求紧密结合,有效满足居民群众多元化的服务诉求,为群众办实事好事2053件。深化开展在职党员“双亮双领双评一服务”工作,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累计推动3099名党员到小区开展报到服务6098次,推动在职党员职能优势转化为服务群众的效能。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依托党群活动中心和“康养”综合服务中心,组建“王志康服务工作室”“石榴籽志愿服务队”“健康医疗志愿服务队”,提供政策咨询、宣传教育、心理疏导、日间照料、课业辅导等服务,解决好居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得到解决,提升居民群众幸福感。
(本文来源:昆仑网http://www.xjkunlun.cn/qzgz/jcqzjs/sgdj/1229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