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2. 首页
  3. 对口援疆
  4. 援疆动态
  5. 详情

飞越山海走亲戚 闽疆两地一家亲——厦门市援疆干部人才与新地沟村村民在厦门开展结对共建活动见闻

日期:2022-02-15
来源:中国昌吉网
【字体:

  中国昌吉网(通讯员  邬秀君)为切实发挥好厦门市援疆干部人才在加强闽昌两地群众联系中的桥梁纽带作用,深入推进交往交流交融工作的开展,近日,在福建援疆厦门分指挥部的组织安排下,来自吉木萨尔县新地乡新地沟村的5户13名哈萨克族亲戚跨越山海飞往厦门市走亲戚。短短几天时间里,这些哈萨克族村民真切感受到了厦门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领略了祖国不同地域之美,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包容。

  为深入推动厦门市援疆干部人才与当地群众的交往交流交融,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福建援疆厦门分指挥部的26名援疆干部人才主动与吉木萨尔县新地乡新地沟村的26户哈萨克族农牧民结为亲戚。临近春节,为更好地让这些哈萨克族亲戚感受到厦门亲戚的热情,福建援疆厦门分指挥部决定组织这些哈萨克族亲戚赴厦门市参观交流,希望在一系列的参观活动中,促进两地亲戚间的沟通交流,加深双方的感情。

11.png

    2021年12月5日,厦门市援疆干部人才与新地沟村哈萨克族村民结成亲戚并合影留念。 图片均由福建援疆厦门分指挥部提供

  此次行程为期五天,从1月16日至20日。福建援疆厦门分指挥部不仅把亲戚每天的行程安排得非常周到,也把他们的饮食安排得非常细致。此次来厦门市,对这些亲戚来说,很多人都是第一次乘坐飞机、第一次乘坐地铁、第一次观看大海、第一次品尝闽南的美食,这些新奇的第一次都成了这13名亲戚一生中难忘的经历和体验。

  为让这些亲戚进一步感受到厦门市的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成果,在福建援疆厦门分指挥部的安排下,亲戚们游览了中山路步行街、山海健康步道等,还专门前往与新地沟村结对共建的同安区莲花镇进行参观。为让亲戚感受到厦门独有的人文风光和文化底蕴,福建援疆厦门分指挥部还特地安排亲戚们参观集美学村,了解嘉庚精神,前往鼓浪屿,感受鼓浪屿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文化魅力。

22.png

1月19日,蔡淑兰带朱力德孜在厦门大学参观芙蓉隧道。

  在统一安排的行程之外,厦门市援疆干部人才还抽空前往酒店看望自己的亲戚,并给他们带来了厦门的特产,有的干部还带亲戚到自己家里做客和他们拉家常,有的干部则继续带着亲戚外出游览,这些暖心的行动让他们彼此的心贴得更近了。

  对于此次厦门之行,老党员、65岁的胡斯曼·哈力亚斯哈尔感慨地说:“感谢援疆好政策,此次厦门之行让我们感受到了来自组织的温暖、来自厦门亲戚的热情,也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真谛。”

  福建援疆厦门分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入推动交往交流交融工作做深做实,为厦门市与吉木萨尔县搭建更多两地群众交流交往交融的平台,将继续创造机会,组织新地沟村哈萨克族亲戚赴厦门市参观交流,联络感情,通过这种跨越万水千山走亲戚的方式,搭建起促进闽昌两地群众广泛交流交往交融、增进两地群众真挚友情的“连心桥”。

33.png

1月20日,部分新地沟村村民和厦门市援疆干部人才在厦门合影留念。

  这些哈萨克族亲戚中有一位姑娘名叫朱力德孜。在确定来厦门的亲戚名单之前,她的亲戚、厦门援疆教师蔡淑兰特地向福建援疆厦门分指挥部领导申请,朱力德孜才顺利成行。为什么蔡淑兰想让这个姑娘来厦门呢?原来朱力德孜今年上高三,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以及受周边环境的影响,学习的劲头减弱了。作为老师的蔡淑兰想借赴厦门的机会,让朱力德孜走出新疆,开阔眼界,让她有所触动,进而改变自己的学习状态。

  在蔡淑兰的带领下,朱力德孜参观了厦门大学校史馆,欣赏了这里优美的校园风景,还参观了这里的网红隧道——芙蓉隧道。在厦门大学美丽的校园里徜徉,不禁让朱力德孜感慨:“我好想多在这里停留些日子啊!”

44.png

1月19日,厦门市援疆干部人才带亲戚游玩。

  借着这个机会,蔡淑兰赶紧鼓励朱力德孜好好学习,争取考到厦门。蔡淑兰说:“也许厦门大学对你来说目标有点高,但是这里还有厦门理工学院、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在等着你,我也在这里等着你。”听了蔡老师的话,朱力德孜的目光中充满了向往,她使劲地点点头说:“老师,我会努力的!”

(本文来源:中国昌吉网http://www.cjxww.cn/content/zh/294209.jhtml)

相关稿件

飞越山海走亲戚 闽疆两地一家亲——厦门市援疆干部人才与新地沟村村民在厦门开展结对共建活动见闻-昌吉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