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通讯员 张晶 张智军)“壹引其纲,万目皆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近年来,阜康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巩固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铸牢和增强各族干部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坚持文化引领,健全宣传机制,着力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体系
沙尼汗·艾塔木与消防战士一起包粽子,欢度端午节。
组建一批宣传队伍。阜康市组建“草根”“阿肯”“马背”等百支宣讲队伍,“石榴籽”“沙尼汗”“太阳花”等千人宣讲团,建成乡村文化大院10个、民间文艺团队25支,培育基层文化带头人130名,举办“天山诗韵 放歌瑶池”诗歌音乐会、百日文体活动等群众性文化活动1100余场次,参与活动农牧民群众10万余人,创作《茉莉花》《新疆馕》等文艺作品100余部,在各类媒体平台开设专题专栏、刊发信息5万余条,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建强一批宣传阵地。发挥天山天池民俗风情园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的作用,开展“风从林海来”“风雪天山 生死兄弟”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活动1000余场次,参与群众7万余人。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个、国防教育基地2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3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95个,使各类教育基地成为讲政策、讲故事、讲成果的主阵地。建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课堂教学点37个,开设“工厂课堂”“帐篷课堂”,累计培训近万人,各族群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持续提升。选树一批先进典型。培育选树了情系公益事业的钱俊莉、马存喜和少数民族牧民的好兄弟白生年等一批自治区民族团结先进典型,激励各族干部群众珍爱和守护民族团结,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自治区民族团结模范沙尼汗·艾塔木2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她的事迹《小院大爱》在全区各类媒体广泛报道,形成了学习典型、争当典型的良好氛围,人人讲团结、人人当模范在阜康市蔚然成风。创作一批文化精品。借助国家5A级景区天山天池的影响力,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旅游产业,深入挖掘西王母神话传说、邹氏微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舞蹈黑走马跻身“学习强国”热榜,民族特色美食在央视《味道》栏目播出,天鹅舞、擀毡等1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新疆各级媒体宣传报道。“歌唱祖国 颂响天池”“唱红歌 诵红诗 践初心”等主题活动精彩纷呈,天池景区成功承办全国自行车联赛等知名赛事,“天池快闪”在央视网点击量超过3.3亿人次,天池景区已被打造成为唱红歌的打卡地。
坚持以人为本,健全发展机制,着力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保障体系
阜康市机关干部白俊梅跟结对亲戚学刺绣。
发展好经济。阜康市粮食连续多年稳产丰产,新型工业化提档升级,实现工业总产值1507.63亿元、增加值353.35亿元,年均增长5.1%。全域旅游进入新发展阶段,接待游客人数突破3000万人次、收入达470亿元。2021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7685元、23323元,各族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改善好民生。坚持将75%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改善,新增城镇就业2.3万人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9.5万人次。普惠性幼儿园实现全覆盖,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取得实效,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三级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全面达标。实施援疆项目66个,到位资金4.13亿元,晋阜两地交流交往更加深入。围绕“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强化“乌昌石”区域联防联控,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建设好家园。328户105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人均纯收入17486元,荣获自治区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全面完成,新改建通村油路690公里、安居房2893套、卫生厕所10024座,成功创建全国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创建自治区级示范村31个、自治区级文明村镇10个,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
坚持深度交融,健全团结机制,着力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平台体系
阜康市干部群众在天山天池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活动时合影留念。
“真心”交往。阜康市深入开展“四同四送”“两帮两贺一慰问”活动,全市5965名干部与6243户少数民族群众结亲结对,累计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9.7万件。结合重大节日节庆,组织开展“瑶池儿女一家亲”“我邀亲戚游天池”等主题鲜明的民族团结联谊活动5000余场次,参与活动的各族干部群众3万余人次,各族干部群众在融情交往中不断增强民族团结意识。“连心”交流。树牢“兵地一家亲”思想,与市域内兵团团场签订民族团结共建共创协议,结成帮扶对子,推动民族团结共建共创。充分借助山西省对口支援阜康平台优势,交流干部人才2577人次,开展“手拉手”夏令营、“晋阜情·援疆行”等融情活动,山西对口支援阜康工作荣获全国旅游援疆一等奖。“暖心”交融。打造有色苑、锦隆苑等嵌入式居住小区36个,着力打造碧琳城、特纳格尔街多夜间经济示范街,积极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广泛开展“百名教师访千家 千名学生话团结”、每日课前“三分钟德育课堂”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实践活动,青少年“筑基工程”稳步推进。深入开展“三进两联一交友”结对活动,1928名教师联系学生2.4万余名,各族师生思想、语言、情感上的交流更加深入。
坚持共治共享,健全和谐机制,着力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治理体系
依法治理到位。阜康市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采用“大水漫灌+精准滴灌”宣传方式,通过组建宣讲队、干部入户走访、周一升国旗,开展去极端化、反分裂斗争等宣传教育活动1780场次,受教育干部群众18万余人次,“七五”普法顺利完成,各民族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矛盾化解到位。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完善推进“五调联动”“三级台账、四级解决”等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常态化开展“村民说事日”活动,扎实推进重点信访矛盾“四人联包”责任机制,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回音。风险防范到位。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稳定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各类案件持续下降,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火红石榴籽,殷殷团结情。今后,阜康市将持续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书写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新篇章。
(本版均为资料图片,均由阜康市委统战部提供)
(本文来源:中国昌吉网http://www.cjxww.cn/content/cjxw/303260.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