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水情长连天山 晋疆携手谱新篇
——山西省对口援疆10年成就综述
中国昌吉网讯(通讯员 王鹏)2010年10月,按照党中央对口援疆战略部署,山西省加入对口援疆工作行列。10年来,山西省援疆前方指挥部聚焦新疆工作总目标,立足援疆工作实际,精准对接受援地需求,探索形成并践行“1135561”工作思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推进对口援疆工作。
截至目前,山西省已累计选派援疆干部人才593名、各类柔性援疆人才3094人次,投入援疆资金25.3亿元,实施援疆项目331项,在受援地新建改造住房20477套,新建学校16所、医院18所、垃圾处理厂7个、道路70公里,实施饮水、供热、供气等工程35项,新建基层组织阵地67个,为提升受援地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助推当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贡献了山西力量。
在民生援疆方面下大力气
“以前我们住土房子,每逢下雨,就得大盆小盆满家摆,一到冬天,刺骨的寒风从墙缝里钻进来,不得不拿纸塞上。现在我们住进新房子,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摸一遍家里的大窗户,心里温暖又亮堂。”居住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五十团十三连的依米尔尼沙·艾买提老人讲述了这两年来连队发生的变化。十三连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是五十团最偏远、人口最多的连队,群众生活条件艰苦。2019年以来,山西省援疆前方指挥部累计投入援疆资金1822万元,推动当地建设抗震安居房732套,同时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惠及当地各族群众近3000人。
近年来,山西省援疆前方指挥部坚持把助力受援地脱贫攻坚作为重要任务,集中力量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致力于改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精准实施了一大批民生项目。仅近两年,山西省援疆前方指挥部就改善了3.9万名各族群众的住房条件,解决了5.1万人饮水安全、4.7万人冬季供暖、11万人道路出行等群众急忧问题。2020年,北塔山牧场饮水工程建成投用,有效解决了333名牧民及32821头牲畜的饮水问题。投入使用的五家渠市西林路幼儿园,成为五家渠市硬件条件最好的幼儿园。阜康市598户农牧民抗震安居房建设项目全面完工。
山西省援疆前方指挥部投入资金8000万元,在阜康市新建1所小学,预计今年春季投入使用,彻底解决周边区域1620名孩子上学难的问题。今后几年,山西省援疆前方指挥部还计划投入1.3亿元在阜康市建设两所幼儿园和1所小学。
山西省援疆前方指挥部举行“云推介”招商引资暨项目签约仪式。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山西省全体援疆干部人才向受援地捐款53750元,协调社会各界捐款12万元,捐助口罩和测温枪等防疫物资价值85万元;15位山西省援疆医生全过程参与受援地疫情防控,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精湛的医术,在疫情一线用担当奉献守护各族群众生命健康;14名在团场任职的山西省援疆干部冲锋在抗疫一线,助力受援地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产业援疆方面有新突破
“山西省援疆干部在农场推行的一年三季养殖模式,让我们农场的各族群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六运湖农场党委书记邓丽慧说。
六运湖农场在发展养殖产业方面具有优势,山西省援疆干部、六运湖农场副场长齐雷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一到农场就挨家挨户走访,用3个月的时间访遍了200多户困难家庭,手把手为111户养殖户做技术指导,从选羊、养羊、屠宰到销售全程统筹,根据各家农户的不同情况实施帮扶。在他推动下,目前六运湖农场已成立羔羊养殖合作社5个,建成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小区4个,养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20年,六运湖农场羔羊出栏6万只,实现产值7000万元,年出栏量和收益均实现多倍增长。
近年来,山西省援疆前方指挥部把产业援疆作为助力受援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发挥优势,鼓励支持山西企业进疆投资创业,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壮大,帮助受援地劳动力实现就近就地就业。近年来,200多家山西企业到新疆投资兴业,解决了当地两万多名各族群众的就业问题。近20家山西企业落户阜康市晋商产业园,累计投资100亿元。2019年,山西省援疆前方指挥部通过开展精准招商,推动受援地和山西省企业签订协议82个,投资意向资金达175亿元,落地资金13亿元,2020年开展“云推介”招商,达成16项投资意向,涉及金额177.95亿元。
山西省大力助推受援地做大做强现代工业,山西阳煤集团五彩湾煤矿600万吨/年一号矿井项目在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工建设,致力于打造完整的煤化工产业链,引入最新技术和理念,提升新疆采煤安全管理水平;平遥煤化整体收购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大黄山煤矿,带动3000多名职工再就业,并计划进一步投资140亿元打造焦化产业园及旅游项目。
山西省援疆干部跟进了解援疆项目施工进度。
在推动受援地农业和文旅业发展方面,山西省援疆前方指挥部进一步拓展了“农超对接”平台,积极协调推动96吨新疆瓜果运往山西进行销售;成功举办了新疆农产品入晋展销会,带动消费750万元;启动运营“晋疆情”线上商城,134种特色商品上线销售,月销售额突破150万元;推动各受援地与山西企业签订了产销战略合作协议;协调推动山西省太原市12家餐饮企业、连锁超市与新疆农副产品企业实现点对点直供直销;开创了“专列+飞机+文化+旅游”援疆新模式,2019年山西进疆旅游人数突破115万人次;围绕“新疆是个好地方”旅游主题,助力新疆旅游业发展,“晋疆情·晋疆行”黄河号专列引客入疆19800人次。
在智力援疆方面出“组合拳”
一直以来,山西省援疆前方指挥部坚持把人才培养作为增强受援地“造血”功能的重要抓手,深入推进“组团式”教育援疆,助力受援地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建立援受教育联盟,山西省直属21所学校和11个地市的优秀学校与受援地学校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先后选派1321名教师赴受援地进行教学示范和交流,开展了587批次教育教学培训。创新实施了职校结对帮扶工程,提升职业学校办学实习实训条件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水平。
2020年,山西省高校对口招录受援地学生增加到100名,指标同比提高10%。山西省援疆前方指挥部安排援疆资金资助家庭贫困学生,每生每年6000元。
山西省援疆前方指挥部还深入推进“组团式”卫生援疆,助力受援地提升医疗诊治水平。推动受援地医院同山西省直10所三甲医院和多个市级医院建立了紧密型医联体,辐射带动受援地医疗和管理水平实现了整体提升;推动医疗援助向乡村、团场等基层倾斜,实现了乡镇、团场卫生院和村、连队卫生室援助全覆盖;推动眼部治疗、前列腺癌诊疗、血液透析等领域的47项医疗新技术在昌吉州中医医院、农六师医院等受援地医院应用推广,填补受援地医疗技术空白30多项,使受援地各族群众就近享受快捷、实惠、优质的医疗服务。
在推进文化润疆工程方面做好文章
2020年10月16日,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共青团农场青城社区,来自山西的蒲州梆子帽翅功、二胡独奏《送肥路上》、九节鞭、提线木偶戏《七斤三两》、唢呐绝活等充满浓郁地方特色的演出,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多年来,山西省援疆前方指挥部持续推进文化润疆工程,深入开展了“十大行动”暨“五个百”系列活动。“文艺轻骑兵”深入受援地200多个连队、社区巡演,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送到百姓家门口。晋剧《布衣于成龙》、话剧《生命如歌》、音乐剧《火花》等15个剧目先后进疆巡演70场。山西省援疆前方指挥部组织北塔山牧场的哈萨克族小朋友赴山西开展夏令营活动,并参加了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开幕式。山西省总工会、老年大学组织劳模工匠、老年艺术人才共计421人次入疆传经送宝。
在交往交流方面投入真感情
自从山西省援疆干部、昌吉州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王映福与吉木萨尔县老台乡五道坝村村民曼地斯·斯兰巴义成为结亲户后,他便时常带着蔬菜、肉、米、面、清油等生活用品到曼地斯·斯兰巴义家看望。他和曼地斯·斯兰巴义一起做饭、劳动,同吃一锅饭、同饮一壶奶茶、同学一本书籍,还常向曼地斯·斯兰巴义宣传中华传统文化和山西的地方风俗,两人在交流交往中感情越来越深。
这些年,山西省援疆前方指挥部把加深交往交流交融作为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举措,投入资金660万元,实施项目36个,推动山西省11个市、17个乡镇(村)、33个行业部门、12所学校、7家医院与受援地开展结对子、认亲戚、交朋友“三交”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青少年“手拉手”、考察学习、夏令营等各类交流活动845场次。推动山西省援疆干部人才认真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增进了晋疆两地各族人民情谊。
十年援疆路,共筑晋疆情。天山南北,山西援疆脚步铿锵有力,晋疆两地情深意长。逐梦新征程,山西省将继续紧紧围绕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进一步完善援疆机制、精准援疆方向、创新援疆模式,奋力开创新时代高质量援疆工作新局面,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贡献山西力量。
(本版图片由山西省援疆前方指挥部提供)
(本文来源:天山网http://www.cjxww.cn/content/jrjj/250737.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