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讯(记者刘辉、通讯员刘华)“在释放捕食螨的时候,每一行要有一点间距,从上往下撒。洒下以后,捕食螨会在四周寻找食物。”8月20日,在昌吉市佃坝镇土梁村设施农业示范基地,福建省援疆农技干部、福建省农科院高级农艺师许玲一边把伴有麸皮的捕食螨均匀地撒在黄瓜叶上,一边给种植户讲解捕食螨的防治技术和投放要求。
据了解,捕食螨是一种以红蜘蛛、锈壁虱等植物叶螨为主要食物的一种杂食性益螨。“以螨治螨”是福建省农科院的一项以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成熟技术,已经在全国其他20多个省市应用,可以有效防治果蔬上的红蜘蛛等虫害。
许玲介绍说:“夏季是螨类害虫的高发季节,严重时会引发从卵到成虫的重叠危害。我们在对土梁村大棚内种植的黄瓜进行采样时发现了红蜘蛛,及时采取‘以螨治螨’的生物防治技术治理虫害。”
昌吉市设施蔬菜红蜘蛛生物防治项目,由福建泉州出资10万元,于今年6月申请实施,目前已经在昌吉市佃坝镇、二六工镇的30个大棚投放,每个标准棚投放捕食螨25万只,共投放750万只。
土梁村大棚种植户崔新军有20多年种植蔬菜的经验,通过多年实践,他尝到了新技术应用带来的甜头,黄瓜、西红柿、辣椒等蔬菜品种的产量和品质逐年提升,收入也增加了。得知昌吉市从福建引进了“以螨治螨”生物防治技术的消息,他早早就报名学习,并按照技术人员的指导,在温室大棚投放了捕食螨,实施绿色防控。崔新军说:“用虫吃虫、以虫灭虫,全程生物防治,实现农药零残留,这项技术省工省钱又省力,非常感谢福建援疆的农业科技人员。”
(本文来源:中国昌吉网http://www.cjxww.cn/content/cjxw/277861.jhtml)